《三国演义》数字化的版本比对
时间:2024-07-31访问:11来源:历史铺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数字化研究已经开展了数年,包括《三国演义》文献资料数字化和《三国演义》研究数字化两方面。在《三国演义》文献资料数字化方面主要进行了版本数字化,已经完成了八种版本的数字化和计算机自动比对,包括逐行比对、分窗口比对、图文对照等显示方式。《三国演义》文献数字化还有许多课题需要做。下一步工作计划包括:增加数字化版本数量、《三国演义》文本从简化字转成繁体字、开发日文版版本比对软件,实现《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的数字化文史对照等。
1、《三国演义》数字化研究的历程和现状
1999年笔者开始《三国演义》数字化研究,从1999年太原清徐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到2004年四川绵阳第十七届中国《三国演义》研讨会,曾六次在大会上发言,介绍《三国演义》数字化研究的进展,得到各方面的好评。2001、2003、2005年由笔者发起、组织在首都师范大学先后召开了三届(第一、二、四届)“中国古典小说数字化研讨会”,2004年由韩国中国小说学会组织在汉城召开第三次中国古代小说数字化研讨会,2006年7月将在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召开“第五届中国古代小说文献与数字化研讨会”。这几次专题研讨会大大促进了《三国演义》等古代小说数字化的发展。《三国演义》数字化研究主要包括《三国演义》文献资料数字化和《三国演义》研究数字化两方面。在《三国演义》文献资料数字化方面,已经完成了八种版本的数字化,即毛本、嘉靖元年本、周曰校本、李卓吾本、钟伯敬本、李渔本、叶逢春本、黄正甫本等,其中有六种“演义”系列版本,两种“志传”系列版本。并实现了各种版本的计算机自动比对。文史对照计划将开展多种版本与史书(《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的全面对照,除人工利用电子文本进行对照外,利用计算机的选择对照软件也在计划中。《三国演义》数字化研究的特点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分别从小说、历史、地理三方面,对《三国演义》进行多学科、数字化的综合研究。在《三国演义》研究数字化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版本演化研究、地理研究两方面。版本数字化研究方面目前主要包括书名研究、则目和分则研究、周静轩诗研究、关索研究等几方面。在地理数字化研究方面,已经完成了全套《三国演义》地图,包括形势图、事件图和人物行踪图等,完成山东和四川地理错误分析、地理错误与版本演化分析等。回顾《三国演义》版本数字化从1999年到2006年七年来的历程,非常感谢《三国演义》诸多专家对《三国演义》数字化的大力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其中包括国内《三国演义》专家沈伯俊、周强、刘世德、段启明、陈翔华、欧阳健等先生,日本学者金文京、中川谕和上田望先生等。此外还得到许多朋友的真诚的帮助,包括国学时代公司尹小林以及山东桑哲、上海李金泉以及天津邓宏顺等同志,《三国演义》数字化软件开发工作是由笔者的硕士研究生李东海完成的,对这些同志几年来对《三国演义》数字化研究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深表谢意!下面分别介绍《三国演义》版本数字化和数字化版本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