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乱世英雄佳人的完美结合:周瑜与小乔爱情之谜

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孙策与周瑜同年,都是少年英雄;大乔与小乔这对姊妹花同是江东国色。周瑜纳小乔,孙策纳大乔,雄姿英发的天下豪杰,得与乱世佳人相结合,这么完美的故事自然要传为千古佳话了。

我们在京剧里看惯了诸葛亮由须生(老生)饰演、周瑜由小生饰演的场面,并有周郎之称,总以为诸葛亮(公元181—234年)的年龄大于周瑜(公元175—210年),

实则周瑜比诸葛亮大上六岁,但周瑜享年确实不长。后世又称两人才力匹敌者为“一时瑜亮”,这也是出于《三国演义》写周瑜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实则亮与瑜生前并没有多大的直接交涉。

周瑜与孙策同年,瑜居舒城(今属安徽)时,扩道南大宅以寓策,升堂拜母,有无相通。

建安七年,曹操挟势迫使孙权委任子(以亲属作人质),大臣有犹豫不决者,孙权本人原不想遣质,便独领周瑜至母前定议,瑜力陈送质之弊,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可见周瑜之于孙吴,不仅有政治上的效忠,还有伦理上的比附。权母即孙坚之妻吴氏,也是孙吴的女主。孙策在世时也说:“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谈到周郎,自然会想到小乔,如东坡《赤壁怀古》词说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但这位小乔,究竟是谁家的女儿?

据《三国志·周瑜传》:瑜从孙策攻皖城(今安徽潜山县北),“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乔”。乔、桥二字,汉代通用。

当时孙、周年二十五。裴注云:“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为婿,亦足为欢。’”则二乔正是乱世佳人,识豪杰于江湖,她们的身世却引起后人的怀疑。

后汉末有一个桥玄,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太尉,颇为曹操尊敬,卒后,曹操曾撰文祭奠,中有“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语,后人遂以为二乔即桥玄之女,沈钦韩即说:“桥公者太尉桥玄也,汉制,为三公者方称公。”赵翼以精博见称,其《桥公墓》诗也有“生有只鸡留戏笑,死犹两女嫁英雄”语。实皆附会之词。

所谓“桥公”,原是尊称,并非仅限三公(太尉为三公之一)。卢弼《三国志集解》,举孙权呼张昭为张公、程普为程公之例以驳之,张、程就不是三公。又云:二乔之父为皖县人,桥玄为睢阳人,两不相涉,“果为玄女,则阿瞒方受知于玄,铜雀春深,早已如愿相偿,伯符、公瑾不得专此国色矣”。说得很风趣,驳得很中肯。二乔若为桥太尉之女,何至流离于江东呢?桥玄有子桥羽,官至任城(今山东济宁)相,则桥羽姊妹更不会流离南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