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新论--兼论《三国演义》对曹操的描写
时间:2024-07-31访问:12来源:历史铺
很长时间人们总将名人曹操之所以变成白脸大奸臣,是由“三国戏”和《三国演义》造成的。包括苏拭等著名文人都持此见。至有人说一次正演三国戏,曹操上场,突然有人冲上舞台用斧头劈死演曹操的演员,又有人说某人将《三国演义》里所有“曹操”字样都挖出,或剪下吃在肚子里等等,好象《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让人们深恶痛绝,因而到了新中国诞生初期,出现了著名的《替曹操翻案》的大文章,虽曾引起史学界、文学界一阵轰动,也有同志以《三国演义》是文学形象可以与历史形象不同来为《三国演义》“给曹操抹了黑”而辫护。但都不同程度地认为《三国演义》有意无意成了毁谤曹操的书。笔者从小喜读《三国演义》,近年又细加研读,觉得并非如此。笔者认为《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形象是一位动荡社会中的天才领袖,不仅形象本身值得我们崇敬,塑造曹操形象的手法也值得借鉴。一、为曹操勾划了一部动人的创业史(一)儿时的理想与自我保护意识。《三国演义》对创建魏、蜀、吴三国基业的领袖们的儿时的情况都作了一些交代,孙权是碧眼紫须,生有异相,并且仁慈宽厚。刘备则是除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大人物相貌外,还常和小朋友一齐在大树下玩,并且称将来要当皇帝,乘车盖,理想大得很。对曹操呢,则是说他出身寒门,生活无着,为别人收养,因而由原性夏侯而改社曹,并有个并不高稚的小字“阿瞒”。“阿瞒”者,类似今日之说谎精、小滑头、小痞子之类,并举了个一直为后人指责为自小“奸诈”的例子:说曹操一次在学校里,突然倒地不省人宇,监护人叔叔吓坏了,连忙飞告其父,其父连忙来省视,却见曹操欢跳如常,父亲惊问何以叔叔刚才说他急病危殆,曹操回答说,我一直好好的,只是叔叔不喜欢我,希望我发生不幸,才乱说的。于是父亲从此就不再相信叔叔说曹操的坏话了。这似乎是曹操从小就会搞欺骗,乃至连叔叔、父亲都骗了。其实这是因为曹操不愿其叔叔常常向他父亲告状,父亲又不问青红皂白,一听告状,就打骂曹操,曹操被打骂多次,没办法了,才想了这么个主意、这应视为曹操为了反对不正当的教育方法、无用的教育内容,以保持儿童天真,不得已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方法。实践证明,这方法很灵,从此后他就不再因叔叔的告状而遭打骂了。而曹操也并未从此就堕落为匪类,而仍是读了好多书,文武皆精。这个似乎是揭露曹操从小就“狡诈”的例子应视为并未贬低曹操,只是我们读的时候,没有很好思考罢了。即使是“阿瞒”,也如我们今日对孩子的爱称,什么“小杀头的”、“小混蛋”之类昵称。所以我认为《三国演义》对曹操儿时的描写应是很有理想、富于反抗性并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