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冰镜还是水镜?——司马徽别号小考

时间:2024-07-31访问:3来源:历史铺

熟悉三国的人,想必都听过人称“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大名,司马徽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让刘备的境遇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不知读者是否还曾听说过这样的观点:司马徽“水镜先生”的这个别号搞错了,其实他并不叫“水镜”,而应该是“冰镜”才对!这个观点最原始的出处,笔者未能详考,但黎东方先生所著《细说三国》一书中,即有此一说,特摘录于下:庞德公的一个朋友司马徽,是颍川郡阳翟县人,也流寓在襄阳,带了家眷与庞家同住在洄湖之中的一个小岛之上。这个岛,叫做鱼梁岛。这位司马徽颇有知人之明,庞德公称他为“冰镜”(《三国演义》的作者误写为“水镜”)。所谓冰镜,意思是:司马徽极冷静,能够冷眼观人,冷得像冰,而看人看得准,像镜子一样。黎东方先生不但认为司马徽应当称作“冰镜”,并且还作了一番注解。但笔者以为,黎先生的看法似乎大有值得商榷之处。“水镜”之说,流传甚广,并不单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这样写,在其它相关的史料中也都记作“水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当是东晋人习凿齿作著的《襄阳耆旧记》(亦简称《襄阳记》)。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便多处引用了《襄阳记》,也就是东晋人习凿齿的这本《襄阳耆旧记》,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关“水镜”的记载亦源于此——《三国志·庞统传》注引《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裴注《三国志》和《襄阳耆旧记》虽历经千载,但均有幸流传至今,将二者相互对照,“水镜”“冰镜”之疑,或许能初见端倪。笔者查阅手头上多个版本的《三国志》,几乎均记作“水镜”,与习凿齿的《襄阳耆旧记》是一致的,唯独卢弼先生所著《三国志集解》中记作“冰镜”,但卢先生毕竟治学严谨,他在“冰镜”之下又注有两排小字——“宋元本皆作水镜,通鉴同”。我们知道,《三国志》流传至今,出现了多个版本,不论哪个版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脱漏或者误文,那么,会不会是卢弼先生手里的《三国志》出了问题呢?吴金华先生堪称近代研究《三国志》最有成果的学者,他在《三国志丛考》一书中提到:“卢氏所据的金陵翻刻汲古阁本,本身有一些误文。”卢先生所据的底本记作“冰镜”,而宋元本和《资治通鉴》皆作水镜,因此,笔者以为,“冰镜”极有可能就是其中的误文。黎东方先生出生于江苏东台县,其父仕于江南,依笔者推测,或许他所看到的《三国志》,与卢弼先生的相近,甚至可能是同一个版本,总之,都是将“水镜”讹作“冰镜”。而黎先生或许便是拿了他所见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来对照,于是认为《三国志》中误记的“冰镜”才是正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