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明清民国时期北京中药堂号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4-07-31访问:3来源:历史铺

  北京的中药店可谓历史悠久,早在十五世纪初明成祖建都北京时,北京就有中药店开设。而据十八世纪末北京药行会馆的碑记记载,远在明嘉靖年间北京已有药行“商会”的建立了。明代开业的药店,字号存留至共和国建立后的有若干家,如明永乐年间的“万全堂”,明嘉靖年间的“西鹤年堂”,明万历年间的“永安堂”、“雅观斋”等。创立于清朝康熙八年的同仁堂,如今更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各堂号药店在膏丹丸散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主打产品,许多患者就是奔着这些“名牌”药店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而去的。下面将这些堂号的部分资料搜集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一、明代的北京中药堂号

  (一)万全堂

  创立时间:明代永乐年间

  现 地 址:崇文门外大街35号

  特  色:北京开业最早的药店

  相传万全堂设立于明代,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清乾隆十一年以前,万全堂为乐家独资经营。随着历史变迁,到清同治十二年,发展为九户(九股)合资经营的药店。在经营过程中,药店不断克服合股经营的弊病,一切按股东会签订的《合同》办事,堵塞漏洞,使万全堂走上了中兴之路。1921年和1931年,先后在山西临汾和新绛各开一个分店。

  万全堂的另一特点就是从经理、帐房到伙计都是山西人。店主根据店员的劳动技术、工作年限议定酬劳,按月支使。这一制度调动了店员的积极性,大家齐心协力使万全堂的生意红红火火。几百年来他们的经营范围是丸散膏丹、汤剂饮片,其药材地道,质量优良。每逢春秋两季都派专人到当时全国最大的祁州药王庙采购优质药材,并与当时的汇丰、天汇、隆盛等大药栈很有交情。并将山西药龟龄集、牛黄清心等带进北京。

  药材好还要加工细,万全堂的饮片(草药)都要经过仔细挑选,光半夏一种就需用清水、石灰、矾等几道工序加工,放49天才能使用。又如何首乌需用黄酒反复上屉蒸,直蒸到内成糖才合格。

  万全堂搜集了很多的古方和民间验方。万全堂另设丸药作坊,如此配制出来的牛黄清心丸、二母宁嗽丸、牛黄抱龙丸、追风膏的疗效好。

  解放后,万全堂恪守“遵古炮炙、选药精良”宗旨,延袭几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经营方式。1956年公私合营后,万全堂以零售为主,保留了部分来方加工业务。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经营品种齐全,又是久负盛名的老字号,所以生意十分红火。

  该店以经营北京地产中药为主,其中,主要经营中成药及名贵滋补药最著名。品种齐全,货源充足。中成药有虎骨酒、十全大补丸,参茸卫生丸、汤剂饮片、丸散膏丹、狗皮膏药等。名贵的中药材有,灵芝、山参、西洋参、黄毛鹿茸、珍珠粉、耳环石解等,该店还设有旅游药品服务部,供应高档中药材,中成药,为国外顾客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