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余潜士故居
张太君墓碑
“在全国,也极少有女子像永泰人张瑞贞一样,不仅博览群书,还能在书院里教授学生、编撰书籍。”昨天,永泰县文管办郑启凡告诉主持人。前几天,永泰樟板镇乡贤第被公布为省保单位,包括清代教育家余潜士的故居和余潜士及儿媳张瑞贞的墓葬。
余潜士是清道光年间的进士,长期在省城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任教,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深得道光、咸丰皇帝的赏识和学子平民的爱戴。其著作《耕村全集》共五册,现为省图书馆、师大图书馆收藏。他的儿媳张瑞贞正是受他的影响,成为一代才女,在当时也开设私塾、教授学生。
主持人来到乡贤第,余潜士的故居自明末清初修建完成后一直保留至今,其间虽没经过修缮,但在2700多平方米的故居内,主体建筑仍保存得相当完好。在故居内,斗拱、装饰的木雕工艺十分古朴、精湛,仍然称得上是当地清代木雕的代表作。
故居附近保存着余潜士、张瑞贞的墓葬,可在张瑞贞的墓碑上却刻着“张太君”三个字,很是奇怪。
经过询问才知道,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张瑞贞在家乡设立私塾教徒,不少文人听说女子居然收学生授课,很不服气,纷纷来和她对诗、答句,没想到她语出惊人,句句引经据典,可以看得出是一名博览群书、精通诗书的才女,纷纷甘拜下风,对她表示钦佩。
上一篇:李白为什么说爱酒不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