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被杀的致命是私自屯兵
时间:2024-07-31访问:3来源:历史铺
李建成犯了个什么错误呢? 他犯了个最低级的错误——私自募军。 也不知道他出于什么考虑,可能是刚从*走出不久,居安思危,他这个堂堂太子竟然私自征兵,而且征的全是棒小伙子,竟达两千人,藏于府内,号为“长林军”。这已经非常惹人注目了,可李建成好像毫无顾虑,他又犯了个更大的错误,这个错误足以致命。 他竟命令当时的庆州总管杨文干继续征兵,且要偷偷的把征集的兵员送到京城。他究竟要干什么呢? 从他的地位和手段来看,他的太子位置是很牢固的,只要他耐心的等下去,总有一天,皇位是他的,他为什么要做这种非常危险,却毫无意义的事情呢? 第一种可能,是这位太子爷对李世民(也许还有李元吉)有深深的忌惮,私自屯兵以防不测。第二种可能则是他等不及了,要动手弑君夺位。 我倾向于第一种可能,因为李建成如果想篡位,他首先应该拉拢禁军将领,逐步控制皇宫的保卫工作,而不是私自征兵,须知,这是极笨又极危险的做法。 如果第一种可能是对的,那说明李建成真的很怕李世民,非常怕。 但从李建成的内心来讲,他又舍不得杀掉李世民,充其量,只是在防备罢了。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游乐,李元吉知道后,派刺客埋伏在寝宫中准备刺杀李世民,被李建成阻止,为此李元吉还很生气,说我这全是为了你,与我自己有个屁关系。 单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那时的李建成是不忍心杀李世民的,他也不敢篡位。因为当时李渊也在场,如果刺客真的行动了,完全可以说是针对皇帝的,他李建成跳到黄河洗不清,想不篡位都不行。 可既然你不敢篡位,后宫的妃子们又向着你,那你就老老实实等着继承就是了,何必要私自征兵呢? 所以李建成,是个不大会做事的人,是个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人。 很快,他又做了一件蠢事。 他在私自征兵的同时,发现一个大问题就是:这些人的装备不够。所以他又命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购置盔甲,发给杨文干,装备那些人。 问题就出在这里。尔朱焕、桥公山既不是*的人,又没有杨文干那样的胆量,他们知道太子私自募兵后,当即大惊,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立刻撒欢跑到李渊那里报告——太子谋反! 李渊闻讯大怒,但很快又平静下来,这老狐狸没事人儿似的说要到太子府上走走,等到了太子府,突然变了脸,当面责问李建成——我老头子还没死,你征兵做什么?!李建成吓得失魂落魄,磕头如捣蒜,大骂自己该死,求李渊原谅。 李渊这人,什么都好说,就怕别人跟他争皇上。凡是跟他争的,像什么薛仁杲、窦建德、刘黑闼,都被他咔嚓了,一到了这个问题上,什么父子情兄弟恩,全是扯淡,所以当下里就火了,就要治李建成的罪,关键时刻,要说李建成笨,那是够笨的,但要说他狠,他也确实够狠,他竟大嚎一声“儿罪该万死”,然后“嘭”一脑袋撞地上,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晕过去了。 这可就麻烦了,李渊眼睁睁看着儿子自残,他的小心脏可受不了,到底是自己的骨肉,立刻命人抢救,同时开始布置宫内防御,把治罪的茬儿放一边去了。看来这李建成还是有两把刷子,苦肉计用得倒还及时。 再说那位庆州总管杨文干,这老兄最倒霉,李建成糊涂,他也跟着糊涂,糊里八涂的替李建成征兵,现在李建成暴露了,他也傻了,左思右想,自己连条退路都没有,怎么办?最后一咬牙,他举兵造反了。这些兵本是给李建成用的,他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李渊一听说杨文干反了,他也懵了,原本每逢打仗,用得最多的是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失宠,他看上李建成了,可恰恰就是李建成的人造反,怎么办?没办法,他又找回李世民商量对策。反正就这俩儿子,不是你就是他。 李世民是什么人,天策上将,根本没把杨文干放在眼里,当即表示只需派个将领去便能解决。可就在这时,李渊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为日后的血光之灾埋下了深深的伏笔:“杨文干造反,株连李建成,你自己便宜行事吧,回来后,立你为太子,建成做蜀王,蜀地狭小,我死后,他要是不听你的话,你可以立刻剿灭他。” 我不能说李世民有多高尚,在争夺皇位这件事上,谁也高尚不起来,所谓的尧舜禅让只是传说罢了。你李渊既然已经许下了承诺,那就要实现,正所谓“金口玉言”,说了就要做,谁让你是皇帝呢?如果你不做,我刚刚说了,争夺皇位这件事上谁也高尚不了,那李世民可就想不开了,等到那时候,谁又能保证不会出事呢?李渊无意之中,在自己的儿子们中间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很快,杨文干之乱平定了,可过了这么些日子后,在后宫妃子和李元吉的撺掇下,李渊又改了主意,渐渐地恢复了对李建成的宠爱,又让李建成回到太子东宫,至于和李世民承诺的那件事,他再也不提。 从这件事里可以看出来,很明显的,李渊不喜欢李世民,二人在性格上隔山隔水。 李渊有个非常明显的性格特点,就是喜欢被奉承。裴寂奉承他,成了当朝红人,后妃们奉承他,个个得宠,李建成、李元吉都很会巴结人,李渊也都喜爱,同时他喜爱的人,能力也都泛泛,比如李孝基、李神通等,而李世民久在军旅,指挥若定,特立独行,遇事独断,这都是李渊很不喜欢的,所以从心里,他根本不愿意李世民做太子。 摸不透领导的喜好,成绩再好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