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孔夫子的最后一次“面试”

时间:2024-07-31访问:12来源:历史铺

孔夫子的最后一次“面试”


2009-12-08 大公报 宋志坚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向孔夫子问政的人不少,有的是他的学生,例如子路、子贡、子张;有的则是那些诸侯国的君臣,例如鲁定公、齐景公、卫灵公。学生问政,目的比较单一,大致都是求教。诸侯国的君臣问政相对复杂一些,有的是求教,有的是咨询,有的则是想不想留用孔子的考核,相当于如今的面试。面试合格者留用,面试不理想的走人。   孔子一生,有过不少次这样的面试,他在离开鲁国十四年之后返回鲁国,曾有鲁哀公与季康子问政,这是他的最后一次面试。   事情还得从鲁定公十四年说起。那一年,孔夫子五十六岁,任鲁国大司寇并代理国相事务,这是他一生中仕途最畅通的时候。据说“与闻国政三月”,便已初见成效,以致使相邻的齐国人感到恐惧,他们怕孔子当政,鲁国称霸,齐国率先遭殃,于是便用美人计加以阻止:挑选齐国漂亮女子八十人,穿上华丽服装,跳起《康乐》舞蹈,连同“文马”三十驷,一起送去鲁国,搅得掌有鲁国实权的季桓子“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知道事情不妙,听取子路劝告,离开鲁国。季桓子一直为此不安,临终之前对他的儿子季康子说,我死后,你必为鲁国之相,可一定要把仲尼请回来呀。季康子继位之后准备执行其父遗嘱,大夫公之鱼站出来说:当时任用孔子有始无终,“终为诸侯笑”,这次不可再蹈覆辙,于是他们先召用了孔子的学生冉求。子贡知孔子很想回鲁国从政,为冉求送行时告诫说:“鲁国用了你,你一定要让他们起用孔子。”次年冉求率兵与齐军交战打了胜仗,乘机在季康子面前为孔子大大张扬了一番,大致是说:“他的军事才能是向孔子学的(其实孔子根本不懂军事);重新起用孔子又将于鲁国如何有益;如果真想起用孔子,就不要用小人来牵制他。有此种种铺垫,季康子派遣三位大夫带著厚礼去请孔子返回鲁国。   鲁哀公与季康子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向孔子问政的。显然,这是一次要不要重用孔夫子的面试。对于孔子来说,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面试──此时的孔子,已到古稀之年。   按照《史记.孔子世家》所载,鲁哀公问政,孔子答的是“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孔子答的是“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此二者说的都是用人。以孔子之见,为政之道,关键在于选用大臣,只有把正直的人置于邪曲的人之上,邪曲的人才会变得正直。这是面试的第一道题。第二道题是季康子问的,问的是如何消除盗贼之患。孔子的回答是:如果你自己不贪,即使悬赏盗贼,他们也不敢偷窃(“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意思类似的还有一条,也是季康子问政,孔子答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言很可能也是那次面试之时所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