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圣人”气象
时间:2024-07-31访问:12来源:历史铺
十几二十年前,余从冷摊捧回一张康有为墨迹,兴冲冲张罗挂上墙,心里老想着寡言的父亲见了会称赞几句,等到晚上父亲回家,才瞥了一眼便直嚷:“西贝!西贝!”我问:“什么是西贝?”“那就是贾———假的啦!”父亲头也不回地答道,我睁大眼睛,直盯着墙上的康有为墨迹看,无奈总觉当晚的电灯特别地暗,“假?假在哪里?这件还是旧裱的东西呢?”我拉着父亲急切地想问个明白,“等我吃好饭再说好口伐?不要以为落款康有为就是康有为,天底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我看这张字连刘海粟、肖娴的水平还不到!”我越听越糊涂,怎么又扯上刘海粟和肖娴了呢? 驻足窗前,风清月明,水一般的月光透过树枝斑驳地洒在身上,仿佛一下凉到心里,父亲显然看出了我的沮丧,呷了一口清茶,细细道来:“要知道康有为名头大,当年海上鬻书时就要几十大洋,还不保一定是他亲笔,弄不好就由他的弟子刘海粟、肖娴代笔。”“那么亲笔呢?”“他的字初看不甚工整,细节处甚至有些刚糙霸悍;只有在笔锋的枯润中才彰显苍劲恢弘之势,熔汉魏、六朝碑版于一炉,非近世书家能望其项背,名款下往往钤有一印: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四十万里。我看这张字就可作为现成的教材,字劣不必说了,纸又染色,而印纯系摹刻、线条模糊,且有多处谬误,虽为旧装,实乃‘老充头’!”我默然听着,月光勾勒出父亲石雕般依旧清癯的身影,睿智温煦的眼神仿佛正在涤荡我内心的愧疚与浅薄。他继续说道:“玩字画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更没听说不交学费的,不过,敢买就好!可是胆大也不能妄为,关键是要多看看真迹,摒弃贪念,然后才能大处着眼,细部着手,例如时代风格啦、纸绢啦、印章、印泥啦……”身历其境的点拨,真够受用一辈子了。 深宵去怀、释然了心痛,重新收拾起文人翰墨的旧梦,始终不忘的正是先父的那句“敢买就好”的叮咛。几年下来,终于浅浅尝到一丝甘草滋味,而非一腔黄连了。 康有为大约可算近世暴得大名的重要人物,无疑与其传奇经历大有干系,最著名的当是“戊戌变法”了。光绪廿四年夏秋之交,乃是康氏一生中最为风光之时:他频频上奏、颁布新政、罢黜后党、启用新人,锐意倡导维新变法,忙得不亦乐乎,搅得西太后那拉氏坐如针毡,重又垂帘,强行废除新政、下令兵戎相见,就连光绪皇帝也无力回天,反遭幽禁瀛台之厄。康侥幸逃脱,亡命海外,“六君子”慷慨赴义,喋血菜市口,至此,变法失败,前后刚好百天,史称“百日维新”。 康有为1858年诞生于广东南海县(故称康南海)。幼有神童之目,读书日进,六岁始习诸子百家,少年即有志于圣贤之学,乡里俗子戏笑之曰“圣人为”,而其亦明道:“以圣贤为必可期,以群书为三十岁前必可尽读,以一身为必能有立,以天下为必可为。从此谢绝科举之文,土芥富贵之事,超然立于群伦之表,与古贤豪君子为群。”二十二岁入西樵山,居白云洞。“时或啸歌为诗文,徘徊散发,枕卧石窟瀑布之间,席芳草,临清流,修柯遮云,清泉满听。常夜坐弥月不睡,恣意游思,天上人间,极苦极乐,皆现身试之。”使其由独好陆王而醉心道释,冥心孤往,探本溯源,深有所悟,欣然自得。正因为与“圣人”的思绪相通,心迹相同,亦步亦趋,令其“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自以为‘圣人’。思入无方,行必素位,生平最受用素位之义”,自号“长素”。因而了悟大同世界终必可至,现下则时时刻刻以救世为己任,终成“圣人气象”,“圣人”之号则轰传人口。又创“万木草堂”收徒讲学,以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简直不能想象一个基本不懂外语与西学的他偏偏开设了“万国史学”和“外国语言文字学”之类的课程,而趋鹜者甚众,盛极一时,连十八岁的梁启超也赶来凑热闹,康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当头棒喝,使梁一时不知所措,顿悟以前所学不过是应付科举的敲门砖,根本谈不上什么学问,于是拜康为师。而此时梁已是举人,而三十三岁的康有为还是一名监生。尽管几年后方始中举,到了三十八岁时来运转才中了进士。在长期追随康有为的门生中,梁启超可算是最为知名的了,以致“戊戌变法”亦称为“康梁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