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的男装
时间:2024-07-31访问:8来源:历史铺
近百年以降,大概与民族情结相关,有关曾经活跃於鼎革之际的“秦淮八艷”的话题可是红极了。近十多年来,随著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被俗世所认识,他的古奥而不通俗的《柳如是别传》居然也会走红,成為了畅销书。於是钱柳因缘又成為热闹的话题,成為了娱乐大眾的好素材。 柳如是(一六一八─一六六四年)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蘼芜君。浙江嘉兴人,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為养女,年稍长流落青楼,与明晚期江南名士多有交往。钱谦益(一五八二─一六六四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江苏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入清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钱氏早岁科名,交游满天下。為文博赡,工词章,尤长於诗,在明朝晚期号称诗坛盟主、士林领袖。明崇禎十四年(一六四一年),柳如是欲託身钱谦益,扁舟访其於半野堂,成就了姻缘。自是两人同居絳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留下不少的遗事与佳话。 对於柳如是的丰神秀骨,很多文人花了笔墨去描摹过,让这样一个女人三百餘年都活生生地优游在了书叶裡文字间。尤其是她第一次前往半野堂謁见钱谦益,则更是只有柳如是这样的女子才敢於尝试,需要有大的勇气与魄力。那是一个什麼样的社会,这样一个二十出头的风尘女子,居然主动去謁见年过了半百的士林领袖,并且,她是带著目的前去的,要託身於他。这样的决心与世俗的目的,我看来,都是很美好的。因為这样的切实与不虚偽。而我所注目的,却是那场景中,柳如是的装扮:她穿的是男装,儒生的装束。古人也注意到了这特殊的一点,所以花费笔墨去记述它。佚名所撰《牧斋遗事》: 闻虞山有钱学士谦益者,实為当今李杜,欲一望见其丰采。乃驾扁舟来虞,為士人装,坐肩舆造钱,投謁,易“杨”以“柳”,易“爱”以“是”。刺入,钱辞以他往,盖目之為俗士也。柳与诗内已露色相,牧翁得其诗,大惊,詰其閽者曰:“昨投刺者士人乎?女子乎?”閽者曰:“士人也。”牧翁愈疑,急登舆访柳於舟中,则嫣然美殊也。 这裡的描述是很详尽也带点夸张的,故事的情节性太强,有构结的色彩。但是,柳如是的“驾扁舟来虞,為士人装,坐肩舆造钱”是很清楚的,她当天是穿著男装去拜见钱谦益的。 记述柳如是的文字,最可靠的,自然是钱氏学生顾苓的《河东君传》: 崇禎庚辰冬,扁舟访宗伯。幅巾弓鞋,著男子装,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 幅巾裹头,穿著男子装束,底下却是鞋弓袜小,口齿伶俐,神情瀟洒,一派佻达书生的气质──这样的玲瓏可人,怎能不令钱学士倾心呢。同样是对钱柳初会的记述,刊刻於康熙年间徐树敏等编撰的《眾香词》却连见面的地点都搞错了,误為杭州西湖,但有一点《眾香词》却没有错误,就是当天柳如是所穿為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