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不杀功臣的皇帝刘秀

时间:2024-07-31访问:13来源:历史铺

  史书记载了几百位帝王,却很少有人提及刘秀。其实,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一位皇帝,还是最会用人的一位皇帝。您别不信,这是毛泽东说的。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说: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换句话说,他认为历史上这些声名显赫的君主没有一个文武全才。他在词中没有提到刘秀,却在读书笔记中给了刘秀三个“最”,评价最高。   第一,在历代皇帝中刘秀最有学问。公元前6年,刘秀在河南兰考出生,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败落。小时候刘秀必须亲自下地耕作,非常了解基层民众的生活。少年时他喜爱耕读,自得其乐,兄长们经常嘲笑他胸无大志。20岁时刘秀进入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尚书》。在历代帝王中刘秀的文凭最高。他的经学造诣很高,很会写文章。起兵之前就已经以学问好而闻名乡里。他是汉朝贵族后裔,可是在王莽的新朝中非但没有好处,反而经常受到排挤打击。他在太学中饱尝世态炎凉,很快就打消了进入朝廷当官的幻想,回到家乡,买卖稻谷,做点小生意。后来,在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他随兄长一起造反,在戎马征战中还经常给部下“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他手下的将领有许多是太学生,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朝代的开国元勋。   第二,毛泽东认为,刘秀最会打仗。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公元16年,绿林、赤眉起义,天下大乱。那年刘秀21岁,和兄长一起投入绿林军的阵营。公元23年,王莽派兵42万包围绿林军于昆阳,刘秀突围求救,率3000人马回攻王莽军队,集中突破要害,全歼敌军主力,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毛泽东在评论梁代大将韦睿时说“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把刘秀摆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前头,可见刘秀以少胜多,何等厉害。   昆阳大战之后,绿林将领们嫉妒刘氏兄弟的才能,另外立了一个更始皇帝,随后又借故杀掉 了刘秀的哥哥。这支农民起义军很快堕落成为一群四处烧杀抢掠的盗匪。他们争权夺利,不断地自相残杀。刘秀在哥哥遇害后,以超人的忍术麻痹对手,趁机逃往河北。当时刘秀既没有兵马又没有 根据地,势孤力单,可是刘秀团结一群精英,采取和其他军阀完全不同的策略,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建立制度,广施仁政,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河北。当时,刘秀面对的局势相当复杂。更始帝盘踞河南,赤眉拥众山东,公孙述称帝四川,隗嚣割据甘肃,各地势力都比他强大。国境外面也不太平,北边匈奴,东夷西羌,都在窥视中原。刘秀高瞻远瞩,谋略过人,出征必胜,他在3l岁称帝,仅花了10年时间就扫平群雄,统一全国。每仗都赢得干净利落,让对手服气。刘秀在位31年,很少出现叛乱。难怪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说刘秀是 “起于学士大夫,席经术,终涉大位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