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汉武帝在后宫争斗中上位之谜

时间:2024-07-31访问:5来源:历史铺

  乐府是中国的古老民歌。在汉代乐府中,我最喜欢《日出东南隅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悄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这首乐府题为《艳歌罗敷行》,或者称《陌上桑》。   李白也做有咏叹罗敷的诗,题为《子夜吴歌》,说的是秦地罗敷女,大概秦地是笔误吧。根据传说,罗敷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女子,被赵王相中,犹如这首歌中的对歌,罗敷巧妙地避开了赵王的诱惑。   的确,这首乐府是汉代的作品。在传说中,与罗敷调情的是专制君主赵王,但歌中的刺史大人——仅是一个地方官,可见诗中飘溢着汉代气息。   这是来自民众之间的古老民歌,作者不明。因这首歌具有显著的个性,也有人推测大概出自特定作者之笔。歌中赵王成为被调侃的对象,作者因顾虑而没公开真名的说法,作为汉代作品来看难以信服。因为作者没有必要对早已灭亡的战国时代的赵王有所顾忌。   作为封建时代的社会理念,人们对君王和其代理人地方官的命令必须唯命是从,而且是歌颂罗敷反抗传统的内容,故作者隐姓埋名,这种说明无论如何显得过于牵强。   罗敷属于采桑劳动阶层的女性,但不管对方是君主还是地方官,她都没有退却。她说夫郎骑白马,随从人马一千多,本来只是顺口说出的。这些内容却成为纵情的艳闻,让刺史大人如坠云雾之中。富有幽默而机智的年轻女性形象,在这首健康古老的民歌中被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   有关她的美貌,歌中没有直接描写,只用服饰或根据打量她的男子动作表现出来。   这种表现方法对理解中国极为关键,有关这一点我将在后面介绍。   不采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可拓展我们想象力的空间,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效果。   虽看起来有些漫不经心,但对手也难以对付,罗敷理应竭尽全力。她额头上一定会渗出汗珠吧。璀璨的阳光映照在她那白玉般肌肤上的汗珠,显得晶莹闪亮。——除令人欢快的机智、充满活力的精神外,我们在这里还可发现一种紧张之美。   每当诵读这首乐府诗时,我感到牧歌般的悠闲,接着会产生振奋之感。   儒家的礼教从表面上束缚女性,起始于儒教作为定型的社会宗旨以后,这至少应是汉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之后连汉代后期,对女性的束缚其实也没有表面上那么强。   汉代初期的女性像罗敷那样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又有用自己的力量与自身命运抗争的勇气。   在宫廷女性的发言权也相当强大,汉初发生的吕后篡权等事件,恐怕就是这种现象极为露骨的表现。   吕氏一族被诛灭后,代王恒被廷臣迎来并成为文帝,此事在前面已叙述过。实际上,当时在群臣之中应该拥立高祖长孙,这种正统的主张仍占优势,然而最终没能拥立长孙齐王的原因是:“齐王母家驷,恶人也。”   这是最大的理由。   娘家恶人并非指门第,而是指母亲的娘家多有野心家人物的意思。   那么,应从高祖的儿子中挑选!但他们被吕后杀死,除代王以外,活着的只剩赵姬所生淮南王一个人。   “淮南王,母家又恶。”   “代王之母家薄氏谨良。”   从上述选择过程可知,母亲的娘家是否善良成为选择新皇帝的重要因素。   汉朝群臣也许对吕氏一族篡权感到痛彻心肺,而且事实上第二个吕后随时都可能出现。女权如此强势,我们的龙凤,汉武帝本人也是在女性裙钗之下登场的。   汉武帝之父景帝有13个儿子。不言而喻,他们是由多位妻妾所生。   景帝还是皇太子的时候,祖母薄后就已将薄氏一族的女子立为皇太子妃。景帝一登基,皇太子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后,这就是薄皇后。但这位皇后没有生孩子,又是祖母强行许配的女人,景帝对她似乎没有什么爱恋。祖母逝世后,景帝毫不犹豫地废除了薄皇后,但还没有马上立新皇后。   在景帝的后宫中,数一数生过孩子的女性,可列举出栗姬、程姬、唐姬、贾夫人,还有本是姐妹的两个王夫人,多达六个人。   栗姬所生的荣最为年长,荣已被立为皇太子,因此栗姬升为皇后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实际上景帝对她的宠爱在渐渐地减弱。总之,景帝仍将皇后之位空着,他认为没有着急的理由。从表面上看,也许是对已废皇后薄氏有所顾虑。   管理后宫的是景帝的胞姐馆陶公主,名字叫嫖,因是长女,故称其为长公主。长公主下嫁名叫陈午的人,所生的女儿叫阿娇。长公主溺爱女儿,总盼望阿娇成为皇太子妃,而且将来还要成为皇后。   于是,长公主向皇太子荣的母亲栗姬提出婚事。   “不行。”她说。
本文标签: 汉武帝 后宫 争斗 上位 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