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杨贵妃逃到日本去了吗?

时间:2024-07-31访问:6来源:历史铺

   唐代,是一切中国人的记忆。因此,永远被一代代阐述。杨贵妃的故事,找到第一个杰出的阐述者白居易是在半个世纪之后,找到第二个更完整的阐述者洪昇是在十个世纪之后。又过了三个世纪,我们还在阐述,因为我们还有记忆。

 

    ——余秋雨

 

 


    杨贵妃不仅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更是千百年来永恒的艺术形象,自中唐大诗人白居易创作长诗《长恨歌》起,小说、戏曲、说唱……中国人永远都对这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佳人抱以无限同情,甚至还为她想了不少天上人间大团圆的结局,以平复无尽的遗憾。有趣的是,杨贵妃的故事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在日本同样广为流传,甚至成为了日本人心中美神的化身,传颂至今。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由中日两国著名艺术家共同打造的原创舞剧《杨贵妃》近日正式亮相上海大剧院。作为该剧在中国的首演,中日艺术家们希望通过《杨贵妃》重温两国曾经拥有的美好回忆,并藉此增进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

杨贵妃的跨世纪情缘

    不可否认,日本文化曾受到盛唐文明极大的影响。当时,一批批遣唐使来到唐朝的都城长安,在这座当时堪称世界最为繁荣富庶的城市,他们不断学习、吸收着华夏文化。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日本不仅在科学技术、政治制度等方面有所借鉴,更在茶道、饮食、诗歌、舞蹈等文化艺术领域汲取营养。杨贵妃的美名也由此传入日本。

    日本至今对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后的结局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杨贵妃在马嵬坡并没有自缢,而是被日本使节救了出来,并在遣唐使的帮助之下,顺利东渡扶桑,在如今的奈良县定居下来,并向日本人民传授舞蹈、音乐艺术直至去世。奈良县至今仍保存着“杨贵妃墓”,并建庙供奉。而庙内的神像、金刚力士等造型也与当时日本庙宇内神像雕塑风格很不相同,更像今天的洛阳龙门石窟的菩萨造像,有着浓重的盛唐风韵。此外,在奈良县还有一尊用汉白玉塑成的杨贵妃雕像,长期供当地居民祭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