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古代的炼丹术

时间:2024-07-31访问:11来源:历史铺

        炼丹是道教企求长生不老的一种修炼方术。它是指以丹砂、铅、汞等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用炉鼎烧炼,以求制出服后不死的丹药。道家宣称,服食丹药可却病保生,不死成仙,故外丹术又叫仙丹术。炼丹方士们大多迷信服食黄金可致长生,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金和玉都是不容易发生朽坏变化的一类物质,服食金玉,就能把金玉的稳定性质转移到人体,人就可以长生了,而且,仙丹炼成的标志之一,就是它能点铁成金,或者点铜成金、点锡成金等等,“金成者,药成也。”所以,汉魏以来,炼金制银一直是外丹术的重要内容。由此,外丹术又叫金丹术或黄白术。         中国古代外丹术,源远流长,代不乏人。旧中国时代,方士们四处寻求“仙药”。是炼制丹药的前奏。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武帝时,已有了炼丹术,司马迁的《史记》有方士“事化丹砂诸药齐(剂)为黄金”的明确记载。东汉炼丹家魏伯阳撰著《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著作,影响久远。东晋大炼丹家葛洪,可算是炼丹史上的一个关键性人物,他的《抱朴子内篇》集汉魏以来炼丹术之大成,把炼丹理论推向了顶峰。葛洪之后,另一位重要的炼丹家是梁朝的陶弘景。隋朝有苏元明。唐朝是外丹术的“黄金时期”,炼丹活动达到鼎盛,其炼丹流派繁多。炼丹理论丰富,以孙思邈等为代表的一批炼丹家异常活跃。宋元时期,由于人们对丹药毒性的认识和内丹术的崛起,外丹术逐渐走了下坡路。但直至明清,外丹术仍是衰而不亡。         道家方士烧炼金丹,一般都有师承传授,在炼什么丹、以什么药物为主要原料等问题上,往往各有主张说法,由此形成了外丹的不同流派。大致讲,外丹术有三大派别:         一是主张炼制和服饵黄金、丹砂的金砂派:这一派历史最久,据晋代炼丹家葛洪《抱朴子内篇》载,其传承关系是汉末著名方士左慈传给葛洪的从祖父葛玄,葛玄复传郑隐,郑隐再传葛洪。此后,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孙思邈、张果等大炼丹家都属此派,金砂派认为,丹砂是“益人万倍于五谷”的上品神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二是主张以铅汞为至宝大药的铅汞派。其发端至迟可追溯至东汉魏伯阳,中经隋代苏元明重新发挥《周易参同契》之太易丹道,至唐代达到鼎盛,唐时属于此派的炼丹家有郭虚舟、刘知古、金陵子等一大批人。宋时炼丹家程了一也属此派。这一派炼丹家“只论铅汞之妙、龙虎之真”,宣称“唯有铅汞可造还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