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7来源:历史铺
乌克兰起源于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之后,独立出了大毛、二毛、三毛、高加索各国以及中亚五国。
乌克兰虽然在现代意义上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但是乌克兰人属于斯拉夫人的一支,斯拉夫人早在公元六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在公元十世纪的时候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基辅罗斯,但是在蒙古西征之后为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所统治,金帐汗国衰落之后其又先后被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所统治。
在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大公国合并成波兰立陶宛联邦与同时代崛起的俄国在乌克兰地区对峙。
此后俄罗斯与波立联邦进行了对此战争,在此过程中俄国占领了包括基辅在内的大片土地。
在十八世纪末,波立联邦被普鲁士、沙皇俄国、奥斯曼帝国瓜分,此时乌克兰地区被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占据。后来奥斯曼帝国衰落,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为俄国占据。
可以看出在十八世纪之前,乌克兰地区曾被各方势力反复争夺,并最终形成了类似于今日的乌克兰东西部的划分,东乌克兰与俄国一样信奉东正教,对俄国认同度比较高,西乌克兰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对俄国也没有那么认同。
后来又经过拿破仑战争等事件,最终还是为俄国占据。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在基辅宣告成立。1917年12月12日,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在哈尔科夫宣告成立。1918年11月1日,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在利沃夫宣告成立。这些地区于1919年合并为统一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1919年二月到三月,苏俄与波兰发生冲突—被称为苏波战争,此后西乌克兰被波兰占据,东乌克兰政权最终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二战时期,著名的里宾-莫洛托夫条约,苏徳瓜分波兰,苏联重新占据西乌克兰地区,东西乌克兰再次统一,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后乌克兰被纳粹德国占据,1944年苏军重返乌克兰,乌克兰再次回归苏联。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东乌克兰与西乌克兰的对俄罗斯的不同态度,此时的西乌克兰已经脱离苏联原沙皇俄国几十年的时间,西乌克兰无论是在语言还是文化上都与俄罗斯出现较大差异。
乌克兰地地处乌克兰大平原,物产丰饶,被称为“欧洲粮仓”,二战之后乌克兰地区的经济和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发达的工农业。
乌克兰的生铁、钢、煤产量分别占全苏的50%、36%、33%,军事工业尤其发达,军工企业多达3594 家,职工300多万人,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企业就有700家,职工140多万,涵盖了火箭、大型运输机、舰艇、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而且其大部分产品性能还居于世界前列甚至是顶尖水平,是苏联赖以与美国争霸的本钱。
后来随着戈地图的改革,苏联的各加盟国之间离心离德,最终苏联解体,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纷纷独立,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恩恩怨怨也从此开始。
当时独立之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依然是世界上顶尖的军事强国,独立后的乌克兰论面积是欧洲第二,人口超过4500万,拥有占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40%的肥沃土地,还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同时又继承了苏联留下的工农业遗产,甚至还有瞬间让乌克兰成为第三大有核国家的庞大核武库——130枚SS-19导弹、160枚SS-24导弹、46枚SS-24导弹、600枚巡航导弹、100余个地下发射井、25架图-95S和19架图-160战略轰炸机。此时的乌克兰妥妥的大佬一个。
乌克兰在独立之后以消毁核武库以及削减军事力量为代价换取了西方的一点经济援助。还有此时的克里米亚在苏联时期是被划分给了乌克兰,这里提一下。
此时乌克兰的哥们俄罗斯也采用所谓的“休克疗法”,放开物价,发展私有制,形成了一批寡头把持俄罗斯政治。
这里对解体后的乌克兰做一些介绍:乌克兰因为历史原因,上文中有介绍,在文化和政治、宗教等方面可以被划分为东乌克兰和西乌克兰,西部主要信奉天主教,以工业为主,讲乌克兰语,倾向于加入欧盟;东部主要信奉东正教,以农业为主,讲俄语,倾向与俄罗斯建立紧密关系。这种分裂导致在乌克兰出现了一道极深的断层,双方之间难以达成共识,很容易出现冲突。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就曾为核武器、战略武器以及黑海舰队的归属问题发生过争执,以黑海舰队归属最为尖锐,在解体之后黑海舰队由乌克兰和俄罗斯组成联合舰队,组成联合司令部。后来乌克兰爆发经济危机,乌克兰为了换取俄罗斯更多的经济让步,就黑海舰队的问题与俄罗斯展开谈判。1993年两国签订协议:黑海舰队完全归属于俄罗斯,乌克兰获取俄罗斯的经济补偿。1994年俄乌关于黑海舰队再次展开谈判未果。此时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争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黑海舰队的归属,更多的是夹杂着关于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关于克里米亚更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一笔烂账,这里暂且不讲。
1995年。最终俄罗斯和乌克兰将黑海舰队一份为二划归俄乌双方,其中俄方的黑海舰队依然停靠在塞瓦斯托波尔,俄罗斯以一亿美元作为使用塞瓦斯托波尔的佣金,黑海舰队问题暂时搁置。
此时的俄乌双方虽然针对某些问题有冲突但是总体上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为在苏联时期两国的在经济和工业方面深度绑定,二者许多产业都是上下游、前后端的关系。
在之后的几年了亲西方派和亲俄派先后执政,在这期间两国也曾因为天然气的供应问题爆发过几次“天然气之争”,并且乌克兰也一直寻求加入欧盟,不过这只是疥癣之疾。真正使得俄乌关系恶化的是2004年爆发的橙色革命在2013爆发的乌克兰危机。
乌克兰爆发的橙色革命可以自行百度查看,橙色革命的后果是乌克兰国内的反俄势力不断高涨,加入欧盟的愿景也逐渐变成了加入北约。
对于乌克兰危机,当时亲俄派的亚努科维奇当政,为了加强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暂缓了乌克兰如欧盟的进程,这引发了国内亲欧派的强烈反对。乌克兰国内的亲欧派民众聚集在首都基辅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反政府活动,他们企图通过游行示威的方式要求政府活动继续签署与欧盟的协议,他们还要求解除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然后提前进行总统选举。
在亲欧派的压力之下乌克兰议会不得不罢免了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把总统选举提前到同年5月25日。由于乌克兰局势的不断悉化,位于乌克兰东部的克里米亚共和国民众要求脱乌入俄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3月11日,乌议会通过了克里米亚共和国独立宣言。4月7日时,居住在乌克兰顿涅茨克的亲俄民众宣布“独立拟公投入俄”。4月30日,乌临时总统图尔奇诺夫向世界宣布,乌克兰武装力量开始进入全面的战备状态,在国内开始征兵。12日,乌克兰东部局势到了不可控制的局面,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宜布脱离乌克兰的统治,成立独立 “主权国家”。
此后乌克兰废除“不结盟”地位,开始向欧盟和北约全面靠拢。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克里米亚事件对俄罗斯发起制裁,此时可以算是俄乌冲突的开始,在乌克兰的反对派武装也不断与政府军发生武装冲突,对抗持续升级。
在俄乌冲突这件事情上表面上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其实更多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与俄罗斯之间的较量,乌克兰心心念念的想要加入北约以寻求美国的庇护,而北约对于是否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不可能不考虑俄罗斯的。北约的持续东扩已经不断的刺激俄罗斯的神经,如果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更加应该关注的是东乌克兰的何去何从。
随着咱们冬奥会的举行,有些人联想到08年的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猜想冬奥会期间俄罗斯会不会采取行动,这个我认为是不会的,高加索地区与乌克兰地区是不可能相提并论的,并且当时是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独立才引发这一系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