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军都喜欢在鼻子下面留一撮小胡子的原因找到了
时间:2024-08-25访问:13来源:历史铺
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会发现不少日本男性喜欢在鼻子下面留一撮小胡子,尤其是在二战时期,那时候的日本士兵几乎都会留有这一撮颇具喜感的小胡子。其实,日本人的这番造型是从其他国家学习而来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军国主义的三大头目,三国之间经常相互交流,日本也曾派人前往德国学习军国主义思想和日常生活的习惯、服饰等,其中就包括了留小胡子这一项。狂热好战的日本士兵崇拜希特勒,便也模仿起他的造型,因为希特勒就习惯在鼻子下面留有一撮小胡子。 其实,德国男性过去喜欢蓄大胡子,因为以前的人们认为大胡子是男性魅力的象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士兵却因为自己引以为豪的大胡子陷入了窘境。在战事中,毒气弹是一种很常见的作战工具。士兵们为了抵御毒气弹的威胁,都会带上防毒面罩。然而当时的德国士兵大多都还蓄有大胡子,防毒面罩根本戴不上,导致当时很多士兵白白丢了性命。此外,一旦面部出现伤口,大胡子不仅会阻碍对伤口的清理,还极易导致伤口恶化。 因此,在战后,德国男性就剪掉了他们的大胡子,只保留了鼻子下面的一小撮,以保证面部的干净卫生。后来,德国人还给这种鼻下的小胡子命名为“卫生胡”。 二战时期,“卫生胡”成了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标志,前往德国学习的日本人将其作为一种习惯传回了日本本土。从此以后,德国的“卫生胡”就在日本境内传开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二战时期在各大军国主义国家之间广为流行的“卫生胡”已经很少能看到了。如若现代再有人蓄这样的小胡子,或多或少会受到人们的声讨,甚至被当做军国主义再次萌生的象征而受到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