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揭秘清朝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什么人,刘墉有几个老婆,他怕老婆吗

时间:2024-08-25访问:22来源:历史铺

刘墉是谁?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清廷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之子。他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8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入榜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工书,尤长小楷,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作为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近臣,刘墉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号称“清贵”,“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

刘墉简介,历史上刘墉并没有中状元,也不是罗锅,而是一个浓墨宰相的书法家。刘墉在宦海起伏,期间在都察院担任左都御史,在工部,吏部,兵部等地做过尚书,也是协办大学士。最高的时候,官至一品。即使在特殊时期,刘墉也会担任两个或更多的职位。

刘墉是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的一位进士。不过相传当年科举前十卷递到了乾隆面前,刘墉卷被列为第一,但乾隆要提拔一个平民才俊,刘墉因为家世原因被降职,与第一失之交臂。此后,民间就有传言说,刘墉个子很高,而我常年埋头读书写字,背看起来有点驼,于是就有了“刘罗锅”的说法。史料还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驼子,成为“刘罗锅”这一说法的来源。然而,刘墉当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有些驼背是可以理解的,这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刘墉家族之盛,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年间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他的祖父刘棨在康熙年间官至四川布政使,他的父亲刘统勋是一位著名的大臣。刘墉生长在名门望族。家族世代为官,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刘墉.jpg

与刘墉,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王朝的三大王朝。刘墉资历是最老的。他只担任过正一品的官职只一个,其余都是低于正二品的下属职位。此外,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作学问。后期,面对乾隆帝对和珅的爱,他劝阻无能为力,多以静默自守的方式作为他的为官理念。

清代徐珂盛赞刘墉"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

刘墉是一位善于师古、学古而不墨守成规的创作型书法家。他对黄庭坚书法有很深的研究。刘墉行书《评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轴》云: 黄文节公书刘客(禹锡)《伏波神祠》诗波澜壮阔,真是妙不可言。当我品味黄龙山自言自语的时候,我突然领悟到了草书三昧,我对我中年的书法有点沾沾自喜。在这本书之后,我去淮南展示它,所以它是多么古老。原作现已为坡公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