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48来源:历史铺
解放军开国大将陈赓虽然战功赫赫、经历非凡,资历与同为开国大将的黄克诚不相上下,仅战功超过黄克诚。由于第二野战军的代表性不及第四野战军,且在开国元帅刘伯承手下,他只能屈居大将第四位。
陈赓早年加入中共,此后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随后参加东征。之后赴苏联学习间谍技术,返回中国后参加南昌起义,之后到上海负责中共中央特科工作。赴鄂豫皖苏区任红四方面军师长等职务,期间负伤赴上海治疗期间被捕。获释赴中央苏区,并跟随红军主力战略转移。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陈赓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在山西、河南地区作战,之后担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攻下华中、华南、西南直至云南全境,并支援法越战争。1951年,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朝鲜战争。
在解放军将领中,陈赓可以说是最比较幽默风趣的一位了,不仅如此在战争艺术和能力上可以说与刘伯承、开国大将粟裕不相上下,不然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又怎么会被原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先后派到越南和朝鲜去?
可以说陈赓是所有元帅将军中唯一一位参加过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法越战争、朝鲜战争的人了。同时也是比其他大将传奇经历更多的一位、入党最早的一位。就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未被评为元帅,最终被评为大将,排在第四名。
陈赓不是元帅的原因:
1、评定元帅、大将军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中共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
2、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十大元帅中每个人都动不得,从十大将中换谁上来都会引发新的不平衡。因此,陈赓尚不够被评为元帅的资历、功绩及其它条件。
陈赓在十大将中排名第四的原因:
1、第一位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解放军中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但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开国元帅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任大将了。由于无可争议的事实,大将首位非他莫属。
2、第二位徐海东:陕北红军方面的代表,红军长征时除了3个方面军外,还有一支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25军,徐海东是这支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shā],徐海东理所当然成为代表人物。因为他资历深,成名早,在红军时期功勋显赫,故排大将第二位。
3、第三位黄克诚:其资历与陈赓不相上下,战功不及陈赓。但由于作为解放军第一主力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且在林彪手下,他幸运的排大将第三位。
4、第四位陈赓:其资历与黄克诚不相上下,战功超过黄克诚。但由于第二野战军的代表性不及第四野战军,且在刘伯承手下,他只能屈居大将第四位。XLW
很多人都了解陈赓,他出生在湖南也算是毛主席的老乡,陈赓出身于将门,他的祖父也是湘军的将领。所以可以说陈赓出生就带着英勇善战的血脉,陈赓经历过多场战役:北伐、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跟其他的大将不同,陈赓性格十分风趣,爱开玩笑。
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就确定了要对有巨大贡献的将军元帅们进行授衔仪式。在确定人员名单的时候,陈赓就和自己的另外一个老乡李聚奎开玩笑:“你也够格当大将了。”但是当时大家都知道评为“中国十大将军”最低要求也要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当时李聚奎就任红一方面军一师师长。
于是李聚奎说到:“我是没有那个资格的,你才是理应当。”但是陈赓开玩笑说到:“红军时期我没有当上师长啊。”
这本是陈赓的一句玩笑话不料李聚奎十分老实当了真,随后逢人就说陈赓是有功的,当选大将当之无愧,为陈赓评选大将做争取。其实在红军时期,陈赓也是担任过师长一职的。后来,陈赓知道自己这位老乡逢人就夸自己,也是哭笑不得,但是心中更多的是为李聚奎做人的真诚感动。
在授衔仪式上,毛主席为陈赓授予勋章的时候,同陈赓开了一句玩笑:“跟我干要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就不会给你大将军!”但是没想到陈赓竟然也回了主席一句:“我的大将军可不是主席给的也不是蒋介石给的,而是李聚奎给的。”
毛泽东知道陈赓喜欢开玩笑没有往心中去只是笑问:“此话怎讲?”陈赓便给毛泽东立正敬礼笑嘻嘻回答道:“主席,有机会再向您汇报!”
陈赓与张云逸同是开国大将,两人结下什么“梁子”,陈赓竟然“逮捕”张云逸?
1928年8月的一个深夜。上海新闸路一栋小楼上,两位中年男子正用广东话低声交谈。
“胜之兄,由于国内局势突变,中央决定要你放弃去苏联学习的机会,另行安排去处。”说这话的是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
被称为“胜之兄”的男子眉头一动,说:“眼下革命处于低潮,党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好,现在周恩来同志要求我们到各地组织军事斗争,准备东山再起。”
“此着甚合我意。连日来东躲西藏,隐姓埋名,我早就不甘受此屈辱了。”
停了一会儿,“胜之兄”问道:“党准备派我到哪里去?”
“广西。”
“广西?”“胜之兄”略有迟疑,因为他曾栽在桂系军阀手中。但作为共产党员,他知道命令就是一切,“我服从命令,我一定尽快赶到广西去。”
“胜之兄”回到寓所,订好船票,准备出发。“天有不测风云”,在他即将动身之际,四名警察突然闯进了“胜之兄的住处,不由分说,扯下了他的长袍马褂,给他换上了一套西服,并且还在头上安了一个假发。
“你们这是干什么?”“胜之兄”大怒。
“从现在起,你就是毒品贩子!”警察头目笑着说。
“放肆,我是正经生意人,哪有什么毒品,放开我!”
“正经生意人?”警察头目冷笑一声,下令一名警察打开“胜之兄”的皮箱,打开之后,“胜之兄”目瞪口呆:皮箱里面竟然有十几袋“白面”!
“你们这是栽赃陷害!”“胜之兄”大叫。
“带走!”
刚走出公寓,又有一伙人拦住了去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