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47来源:历史铺
1978年底,当邓小平就是否攻打越南征询军方高层的意见时,时任国防部长叶剑英和中央军委常委粟裕都表示反对。
叶剑英和粟裕,以及其他的人为何反对攻打越南呢?这与当时错综复杂的局势有关。
当时,越南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关系,抱上了苏联这个“大腿”。很多人担心,如果中国进攻越南,很可能导致苏联的介入,促使战争升级,这是中国所不愿意看到的最坏变局。同时,中国刚刚走出十年特殊时期,在这百废俱兴之际,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一场对外战争,是否明智?还有,许多人怀疑中国军队是否已经做好战争准备。
这些原因里面,担心苏联介入最有说服力。毕竟,1978年的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敢于美国抗衡的国家,军事实力远远超过中国。邓小平本人,也对这一点极为看重。
正如他在战后的总结会上所言,中越战争“不是南边仗打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北边(苏联)反应有多大,北边反应不大,那影响就不大。”不过,邓小平的判断是:苏联不大可能介入中国与越南之间的战争。
为什么呢?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在与美国进行的疯狂军备竞赛中日益力不从心,国内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苏联自顾不暇,难以顾及越南这个新入伙的小兄弟。而且,苏联正在与美国进行“战略武器限制条约”的谈判,进入最关键的阶段,显然不会因为“别人家”的事情出手,导致谈判破裂。
不过,凭苏联老大哥的做事风格,大家谁也摸不准,不敢掉以轻心。当年,日本在即将投降之际,抓住苏联这根稻草绳,以《苏日中立条约》尚未失效为由,向苏联寻求帮助——最不济,也希望苏联保持中立。结果,苏联一点面子都不给,冷冰冰地回答了两个字“开战”,于是,150万大军席卷中国东北,将盘踞在东北的80万关东军打得落花流水……
为此,邓小平征询了一个人的意见。谁?陈云。
陈云是中共元老级人物。他29岁就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那时候,毛泽东还只是一名补选的政治局委员,邓小平也只是中共中央的秘书长。在十年特殊时期,陈云和邓小平均被下放江西参加劳动,堪称“难兄难弟”。1972年,陈云回到北京,力主让邓小平回到中央,为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出力不少。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的陈云经过认真分析,说:“苏联在中苏边境的兵员严重不足,进攻中国需从欧洲调兵,而这得一个月才能完成。如果作战时间很短,苏联插手的机会极少。”
这个意见,与邓小平一拍即合。邓小平下定了攻打越南的决心,而且决定,这是一场短时间的战争,甚至会低于1962年毛泽东发起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所使用的时间(33天)。邓小平要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歼灭越南军队的主力部队。
于是,1979年2月17日,中国从东西两线全面对越南展开反击。至3月16日,中国军队胜利撤回。战争刚好进行了一个月。XLW
1969年,胡志明逝世。时为越共第一书记的黎笋便成了越南最高领导人。从此,越南进入了“黎笋时代”。
与亲近中国的胡志明不同,黎笋对中国谈不上什么感情——相比之下,黎笋更愿意维持同苏联的友好关系。黎笋将中国在抗美援越中提供的巨大帮助视为理所当然。那时候,黎笋、长征、范文同等人到中国北京索要援助,动不动就狮子大张口,搞得周恩来身心疲惫。
傅高义在其著作《邓小平时代》中说:在1975年8月13日,即美国人撤出越南后不久,身患癌症、面色苍白的周恩来在医院里对越南最高计划官员黎德寿说,中国已经无力为越南的重建提供大量援助。中国被文革搞得元气大伤,自己的经济也捉襟见肘。周恩来说:“你们越南人得让我们喘口气,恢复一下元气。”
尽管中国对越南帮助巨大,黎笋却很瞧不起中国。1952年,黎笋曾访问中国。那时候,中国志愿军正在朝鲜半岛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展开浴血奋战。回去后,胡志明问他看到了什么。黎笋轻蔑地说:他到了两件事:“越南非常勇敢,而他们毫无勇敢可言。”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极大地缓和了中美两国的关系。这让黎笋对中国的不满情绪更加剧烈。当时,中国和苏联关系出现恶化。苏联意图拉拢越南,对中国实施南北包围的战略思想。于是,黎笋走上了反华亲苏的道路。
对于黎笋的武力挑衅,邓小平作何反应?《邓小平时代》中记载,“1978年见过邓小平的另一个外交官也说,只要一提到越南,邓小平就不由自主地发怒。”邓小平“打算‘教训一下’越南,让它知道无视中国的警告以及向苏联提供军事基地,将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忍无可忍的邓小平一旦下定决心,战争就不可避免。如你所知,1979年 ,中国军队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实施武装袭击——这是中国自1950年抗美援朝之后,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战争。
弱小者会被强大者欺负,小鱼会被大鱼吃掉,这个道理是更古不变的真理。我们国家的近代就是被欺负的一个时代,弱肉强食,谁看到软弱的中国都想过来啃食一口。面对这样的处境,有太多的战士为了改变国家羸弱的情况失去了仅有一次的生命。
他们浴血奋战,不死不休,不屈不挠,把自己的肉体变成了保卫国家的坚强堡垒,为我们创立了今天的好日子。如果不是他们,我们如今的生活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指不定还处在被各国欺负啃食的状态。
所以我们对于那些光荣的战士,我们要心怀感激,我们这些活下来的,并且活的好好的生命都是拜他们所赐,可以说我们的生命就是他们的延续。但是,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守住大义,抵制住炸弹的攻击。在一次反对越南的战争中,就有一个中国的高级将领投降敌方了,并且带着一整队的人屈服了。我们来来看看这是为何?
大家都知道越南这个小国也曾辉煌过,在我们国家还很弱的时候,它强大过。军事力量很硬,仗着自己比我们强,就不断的招惹我们,再加上那个时候越南是苏联的走狗,借着主人的威风耀武扬威,还想侵占我们的领土,我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大中华怎能咽下这口气?好好相处你不听,怎么办?打呗!于是反越战争就开始了。
战争的特征之一就是会有生命的不断凋零,也会有很大的破坏性,这场战争也不例外。虽然经过先辈们的誓死搏斗,结局是我们胜利了,但是这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无数将士的生命留在了这场战争中。
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事迹却印刻在了每个人心中。同时,在这场真正中,也有耻辱的事情发生,那就是我方有个连长投降了,而且是带着全队的人投降。
此人是冯增敏,是越方抓获的职位最高的将领,当时他们全连被越军困住,而且为了防止有人救援,处处设置了陷进,等着我军好不容易到达被困地后,发现他们已经全连屈服了。
自古以来降者不[shā],所以这个连的将士都保全了自己,后来被我们中国要回来了,连长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冯增敏不顾民族气节和大义带人投降,实在为人不齿。大家以为呢?
1975年抗美援越战争结束后,越南获得了统一。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野心膨胀,喊出了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口号,号称“东南亚小霸王。”
在十多年的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援助的大米和苏联援助的武器,使越南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所以越南开始蚕食中越边境,不断进行武装挑衅。在1978年底入侵中国南方盟友柬埔寨,这是赤裸裸的地区霸权主义,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
面对越南的霸权行为,我方抗议无数次,但是均无效。所以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为了凝聚人心,这一仗必须得打。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和战争过程中,邓小平在公开场合说了5句话,这让越南怂了38年。邓小平外交风格素以机智幽默、乐观诙谐著称,但是在幽默话语之下,是不容置疑的硬派作风,越南深有体会。
第1句:越南小朋友不听话,要打屁股了
这是邓小平在1979年1月29日访美的时候,在公开场合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既幽默又硬派。邓小平这句话说的非常具有艺术性,是一句向越南宣战的话。还表达我军用兵的意图是教训越南,用兵的尺度是打屁股,就是惩戒性的战争。这句话也表明了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