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32来源:历史铺
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滴血认亲的情节,即在碗中盛清水,将两滴血滴入碗中,相融则为亲生,不相融则表示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古代真的有滴血认亲吗?这种方法究竟有几分靠谱?下面趣说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供大家一起分享。
事实上,古代真的有滴血认亲这回事,这种古老的方法从三国时期创立以来便一直被古人作为亲子鉴定的主流方法。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滴骨法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缘关系。而合血法操作更简便,因此在古代被广泛使用,也是如今古装剧里最常用的一种亲子鉴定方法。
古人对滴血认亲的方法可以说是深信不疑,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当需要鉴定亲子关系时,都会使用这种方法。如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记载:“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其实从现代文明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滴骨法还是合血法,根本就没有什么科学依据。骨骼不论是怎么存放,经过较长的时间后,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而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层常腐蚀发酥,滴入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对于合血法,人类的A型、B型血也是能够相融的,O型血也可以。况且鸡血都可以与人血混合起来,所以更加没有科学依据。古代医学不发达,人们想当然的认为既然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那么二人血液便一定能够相融。不过在古代认知的局限性和医学知识缺乏的条件下,滴血认亲也是唯一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