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42来源:历史铺
如果要说到文字,很多人都会想到古代的一些老体字,其实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见到的一些字体,只不过我们如今接触的字体效果也简单,而古代的文字较为复杂,而传至如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并且也是经过演变而来。
在我国河南地区发现了贾湖遗址,这也被称为远古意志,从这份遗嘱中还出土了龟甲上契刻的符号,而这些符号总共有16个
看起来有点儿和甲骨文相似,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直至如今大概也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有不少考古专家表示
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这些符号不能够完全证明就是文字,也许是有意识的刻画,但并不能证明是一种文字的存在。
而在此之后,在河南省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却发现了甲骨契刻符号,而这一发现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甚至有人称其为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这片遗址的面积达到了5万多平方米,而地下遗址和遗物也是非常丰富的,也被很多考古专家称为原始社会聚落的遗址。而在这片遗址中就发现了在龟甲上契刻的符号,这对我国研究中国文字,提供了很大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有很多考古专家,因此断定为贾湖契刻符号应该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因为考古专家经过仔细的琢磨之后发现他和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不管是在书写工具还是作用,又或者是造字原理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只不过有一个缓慢而长期的发展过程而已,因此人们断定他是汉字体系的前身。
不得不感叹,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并且源远流长,从这些古世界古文物遗址中就足以看出!XLW
她向全世界揭露了南京大屠[shā]真相,却饮弹自尽
今天是2018年12月13日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
距离那场令天地失色的南京大屠[shā]
已经过去了整整81年
尽管日本右翼分子从来没有停止狡辩
无数的文物、影像、还有战争亲历者证词
已经让南京大屠[shā]的指控铁证如山
然而时间再往前推20年
南京大屠[shā]在国际上却鲜有人知
有限的研究讨论也只限于学界
右翼分子反华言论趁机大行其道
在这样严峻的国际形势下
《南京大屠[shā]—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横空出世
第一次用英文将南京大屠[shā]惨案公之于众
才让那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重见天日
那些不加矫饰的图文读来字字血泪
粉碎了日本右翼精心粉饰的太平
让南京300000亡灵的沉冤大白于天下
也让本书的作者——张纯如
一位27岁的华裔女作家扬名世界
然而就在此书出版后的第7年
当这个名字再次登上新闻头条时
却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
这位风华正茂的作家
把自己年轻的生命交给了一把手枪
去世时年仅36岁
她在遗言中说:
“我曾认真生活
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是什么力量支撑她揭露这段黑暗的历史
又为何酿成这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透过她短暂又热烈的一生
一窥她纯粹又灿烂的灵魂
NO.1
张纯如祖籍江苏淮安
1968年出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
父亲和母亲都是哈佛博士后
祖父张铁军更是抗日国军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