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三国最大的悬念留到明末 高闯王五万性命解谜

时间:2024-08-25访问:35来源:历史铺

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仿韩信故事,用五千精兵穿子午谷奇袭长安,只要拿下长安,占据潼关,蜀汉就可以握汉中而窥天下,再度复制刘邦得天下的奇迹。

但是,诸葛亮并没有采纳这一条意见,选择设疑兵于斜谷,大军走坦途进攻祁山,最终以张郃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撤军而结束。

三国最大的悬念留到明末 高闯王五万性命解谜

史料中记载,魏延不止一次提出子午谷奇谋,但每次都被诸葛亮拒绝。而诸葛亮的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

那问题来了,如果采纳魏延的意见,能不能成功呢?

我们看一下历史上有没有通过子午谷取得成功的案例。

子午谷是汉中通往关中的一条谷道,在秦岭上一共有六条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

子午道就是其一,而且是最险要也是最难成功的一条道,所以有秦岭六道,子午为王之说。

这一条道建于秦代,第一次在历史露面是楚汉争霸之时,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去汉中时,走的就是子午道,结果因为路途艰难,汉兵怒气冲天,把不满都发泄在了项羽身上。不过,刘邦出汉中,走的不是来的路,而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之所以要明修栈道,是因为来时把栈道烧了,原本这个栈道非常方便,但刘邦为了消除项羽的注意,在张良的建议下烧毁栈道。后面为了吸引项羽注意,又假修了一段,但其实并没有修好,而在后面的数百年,这条道也一直没有恢复,所以成为人迹罕至之地,原本的通途成为了秘道。

接下来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后面有没有人打这条道的主意呢?

有的,到了230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后,曹魏大将曹真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反伐蜀汉,走的就是子午道,可见,这个子午道在三国时期也不是什么天大秘道,大家都知道,只是因为险,所以不会有什么守兵。

可是,曹真去的时候,没有看电视预报,正好碰上雨季,栈道被雨水冲毁,走了一个月,曹真才走完一半。当时魏延提出子午奇谋时,提出的时间是十天,曹真当然算是延期了,最后只得灰溜溜退回来。可见,要想战无不胜,看完新闻联播之后,也不能错过天气预报。

到了司马昭时期,曹魏再度伐蜀,这一次,钟会三路并发,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分别进军,恰好姜维搞了一个放人进来再关门打狗的策略,想捞笔大的,结果边关失守,引兵入寇,最终导致蜀汉灭亡。

这大概是历史上子午谷不多的成功案例,不过兵分三路,子午谷只是其一,在整个战役,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跟魏延提的子午谷奇谋并不是一回事。

到了公元354年,桓温北伐,主力从襄阳越武关,进据霸上。这时候,另一路大军由大将司马勋率领从子午谷准备包抄,结果,两者联动没及时,桓温在霸上没有继续进攻,让前秦丞相苻雄抓住机会,调兵七千回守子午谷,将司马勋击败,可见有人守,子午道还是不容易通过的。

要是没人守呢?

那就看看唐朝的荔枝专道,为了让杨玉环女士吃到新鲜的荔枝,唐玄宗专门开辟了一道农副产口入京绿色通道,驿站二十里一换马,走的就是子午道,从重庆到长安,只需要七天,生鲜就能送到家。是谓:武侯不肯行军处,唐主翻教贡荔来。今日坦途千里望,谁知犹是玉环开。

接下来再次尝试子午道的是闯王高迎祥。自从起义后,高闯王辗转多年,胜仗打过,败仗也吃过,但就是没有决定性的胜利。到了崇祯九年的时候,高闯王决定玩一次大的,直接拿下长安。

作为陕西人,他当然听过子午谷,就决定走魏延想走却没走成的路。

计划很美好,可是同样碰上了大雨天气,时值盛夏,又潮又热,原本十天的路走了十五天,而且一出关,就碰上等了半个月的明军。

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他的两万秦军以逸待劳,将高迎祥五万大军击溃,最终,高迎祥在山洞中被活捉,送到京城凌迟。

可见,这条道并不是秘道,如果早做打算布下疑兵,不说一夫当兵,万夫莫开,以逸待劳以少胜多还是很松轻的。

后面,还有王耀武在西安事变之后准备从子午谷勤王,走到一半,和平解决了。

可见,历史上,成功的案例不多。而且专攻子午道的,就没有成功的。

那魏延的子午道奇谋有没有可能成功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