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39来源:历史铺
皇陵,里面藏宝无数,向来是盗墓贼最关注的对象。随着时间推移,很多皇陵都被盗墓贼挖地三尺,偷了个精光。而有一个皇陵,里头住着一对夫妇,据估量,里头藏尽各式金银珠宝,却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仍没有盗墓贼到此光临,甚至,连考古专家也不敢进去。这是为何?
这座皇陵乃李治和武则天的陵墓,耗费了武则天整整二十三年才打造出来的,被誉为世界奇迹,专家曾保守估计,里头藏有五百吨金银珠宝。而皇陵呢,却无人敢盗,曾光临至此的盗墓贼,还被吓得仓皇逃走。最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曾出现三次大盗,盗墓者在用尽各种手段和方式,施展尽毕生的才识,却始终没能带中墓中的一丝一毫。
第一次盗墓是在唐朝末期。黄巢要起义,带起一批起义军,军中缺粮断水,资源短缺。黄巢为了维持军队的发展,最后打算进皇陵盗金银珠宝。在一举攻破长安后,黄巢领着队伍雄赳赳气昂昂来盗皇陵,可奇怪的是,不管黄巢的队伍怎么挖,挖到山顶都快平了,仍是没有找到皇陵的入口。黄巢不信邪,又带着队伍努力挖,挖到后来大家都没力气了,仍是没有找到,最终大家只好悻悻而归。
第二次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温韬气势汹汹,领了几十万大军前来挖皇陵,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入口还真被他给找到了。温韬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复,赶紧领着人要进入陵墓。此时,突然雷声大作、乌云密布,风声浩大,过了一阵又万里晴空,春风和煦,循环反复,把温韬给吓傻了。温韬以为自己触犯了天道,天气跟中邪似的,随时可能下一道雷劈死自己,心中越想越慌,最终只好作罢,领兵急忙离去。
第三次是在民国时期。孙仲连准备了炸药和挖掘工具,领了大批人马前去,势必要挖地三尺,找到陵墓里的金银财宝。孙仲连紧锣密鼓,前期准备非常充分,在赶去后一把拿起火药炸开了陵墓的入口。
此时入口全部开启,在孙仲连激动万分之时,墓口却飘出滚滚浓烟,烟里还藏着剧毒,将烟雾嗅进鼻腔的士兵无不被烟呛到吐血而死,孙仲连见状,油生害怕,连连后退,最终哭丧一脸回去了。
至此,再无人敢踏进去一步。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XLW
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的著名贤相,无论在正史中还是在民间,他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和知名度。狄仁杰一生的辉煌时代,是在武则天在位时期。
狄仁杰与武则天颇有些缘分,二人是山西老乡,狄仁杰老家在太原,武则天老家在文水,今天地图距离才160多里,算是正儿八经的同乡。估计在南腔北调的朝堂上,武则天能听到狄仁杰的乡音,自然会生出几分亲近之感。
狄仁杰比武则天小六岁,年龄相近,两人算是同一代人。狄仁杰属于大器晚成,年轻时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从最基层的小官做起,历经几十年的打拼,最后才登上朝廷宰相之位。
他一生的大好年华,基本都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度过,李治庸碌不识人,狄仁杰在他手下长期担任地方官员,还在大理寺干过一段,成就斐然,并未怎么引起重视。武则天上台时,他才被委以重任,但此时他已是年过六旬的老者了。
狄仁杰为人精明强干,机敏灵活。他既对朝廷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但同时也精通为官之道,通权达变,懂得保全自己。不像很多忠臣那样,不讲技巧不看时机,一味死打硬拼,结果既不能报国也不能保全自身。他一身正气满腹才华,为官做人、理政治国都有自己一套办法,难怪武则天十分欣赏他,把他作为知己和心腹。电视剧中的狄仁杰与李元芳断案如神,其实仅仅是他才干的冰山一角。
在担任武则天的宰相之后,狄仁杰尽心竭力,为她献计献策,辅佐朝纲,成为武则天的须臾不可暂离的左膀右臂,基本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武则天时期最为敏感的莫过于皇位传承问题,在传位于李家人还是武家人之间,武则天难以决断。
狄仁杰利用武则天的信任和自己的谈话技巧,反复多次向武则天进谏,皇位后来能传位李显,大唐江山得以恢复,狄仁杰厥功至伟。
俗语常说一物降一物,武则天强悍精明,在朝堂上作风像个赳赳武夫,[shā]伐决断从不留情。唯独到了狄仁杰面前,却变得温顺贤良了许多。因此野史常说武则天与狄仁杰有一段情之类,这就纯属无稽之谈了。唐高宗李治在位时,狄仁杰远在外地,曾有一段时间在京师为官,但此时武则天还在深居后宫当皇后。
武则天监国期间,狄仁杰又调到外地好几年,两人连见面都很少。武周建立后,两人倒是朝夕相处了,武则天登基时六十七岁,狄仁杰已六十一岁,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老爷爷了。
因此两人之间顶多算是君臣加知音加朋友的关系,除此无他。《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见狄仁杰朝拜时,看他身躯老迈行动不便,经常阻止他行礼,还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怜惜之情溢于言表。
狄仁杰病故后,武则天倍感伤痛,哭着说:“朝堂空矣!”寥寥4字,蕴含无尽的凄凉落寞。此4字,既有老人眼见同辈凋零,岁月无多的伤感,也有老友故去,知音难再逢的孤独,千载之后读来亦觉触动人心。
狄公故去,明明还有满朝大臣济济一堂,可一句“朝堂空矣”,简直就是对众大臣视而不见,明摆着说大家都是酒囊饭袋,一百个也比不上狄公一人,狄公一死朝中无人,所以才会让女皇有“朝堂空矣”之叹。
不过据实而言,狄仁杰在武周时期的表现和作为,其见识、能力和魄力,朝中的确无人能及。狄仁杰故去,朝廷每逢大事,大臣们唯唯诺诺难以决断,武则天就会感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耶!”可见她对狄仁杰的信任和倚重。
武则天作为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完美的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连接了起来,对大唐繁荣的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
这样一位千古人物我们除了尊敬以外,还会对其产生很多兴趣,尤其是她身上一些小秘密,比如为何她当李世民才人的13年没有孩子呢?
要知道,武则天进入皇宫的时候正值豆蔻年华,长得也是貌美如花,李世民肯定是心动的,不是还赐名“媚娘”嘛;不仅如此,他们肯定没有生育方面的问题,李世明有三十几个孩子,武则天后来也为李治生过孩子。
然而这13年间,武则天一次都没有怀孕,更别提给李世民生孩子了。既然两个人都没有问题,那么武则天在这期间为什么没有孩子呢?
首先,武则天是才人,在后宫的等级之中属于中下等地位;除此之外,才人更多的是需要一定的文史知识和文化水平的。
因为才人不仅要服侍皇帝,而且还要记录嫔妃的饮食起居和桑蚕之事,并且向皇帝禀报;除了这些,才人还得在皇帝在内廷接见大臣的时候代替皇帝起草手谕。
从这里可以看出,皇帝比起武则天的美貌,更多的是欣赏她的才华。
其次,李世民的身边还有三个十分宠爱的女子,分别是长孙皇后、杨氏和徐惠,这三个人都是那种贤德、温柔、娇柔的那种类型。
长孙皇后就不用多说了,一代贤后额名称可不是白叫的,她去世之后,李世民有一次甚至公然向大臣诉说自己对皇后的思念之情。而杨氏原本是李世民的弟媳,但是因为容貌艳丽才被李世民纳入后宫;徐惠因为才情传到李世民的耳中才被招入宫中的。
所以,论贤德有长孙皇后,论美貌有杨氏,论才情又有徐惠,武则天在她们三位中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李世民的。
然后,武则天的性情其实和李世民喜欢的正好相反。李世民喜欢长孙皇后、徐惠那种温顺、娇柔的女子,但武则天更多的是刚强、果断。
当时有人献上了一匹难以驯服的宝马,甚至李世民都束手无策。这时候武则天站出来说自己可以驯服,只需要一条铁鞭、一个锤子和一把匕首。铁鞭驯服不了就用石锤,锤子行就用匕首[shā]了。李世民听了这话不仅倒吸一口气,认为她有些狠辣。
性情不受李世民喜欢再加上民间有传闻“武代李兴”,更是让李世民忌讳了,肯定会提防着武则天。因此,李世民很少宠幸武则天,即使宠幸也会在她的饮食之中加入避子药。
然而,他没有想到武则天早就和李治暗生情愫了,在他去世之后武则天在寺庙中就怀上他的孙子,并且回宫,最终当上了皇帝!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
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像许三多一样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我们不禁要问,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这事得从乾陵的修建说起。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
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唐时的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大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