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42来源:历史铺
1.桃源结义:
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
其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
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关公斩颜良,诛文丑:
斩颜良确有其事,但是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5.张飞鞭督邮∶
实乃刘备所为 ,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鞭打督邮。
6.关羽降曹∶
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国演义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夫人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夫人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7.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8.孙坚之死∶
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被流矢射死。
9.庞统连环计∶
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落凤坡落凤∶
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于落凤坡。
10.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1.战长沙:
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12.诸葛三气周瑜∶
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两人极少碰面。此外,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13.马腾讨董卓∶
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14.取蜀攻略∶
由法正庞统完成。
15.韩遂几岁∶
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16.关羽单刀会∶
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且“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7.关羽与同僚∶
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关羽斩貂蝉:
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