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古代最神秘的一个数字,一出现就会发生大事

时间:2024-08-25访问:47来源:历史铺

在古代,咱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字,历史上的几大祸事都与其有关,谶(chen)语是谶纬之学的典型代表形式。因为他是神鬼的暗示,所以多用隐语,有时像儿歌,有时像民谣,有时则像拼字游戏等,猛一听不知所云,回头再看,说得真准。

先从隋末说起,那时候就流行着一句话'十八子,得天下',“十八子”不就是“李”吗?于是这句谶语就给李渊父子打了个响亮的“民意广告”或者说是“天字招牌”,变家为国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古代最神秘的一个数字,一出现就会发生大事

元朝末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芝麻李”起义事件,那时候的民间,又把这个“十八子,得天下”喊得山响,犹如魔咒般的“十八子,的天下“再度被炒热。

到明朝时,谷王朱櫘便决定借着这句话造势谋反,说道:”我是高皇帝第十八个儿子,与谶语相符啊。“事实上,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只不过是上面那个赵王哥哥死了,他就提前了一位,结果被朱棣哥哥废成了庶人。

罗嗦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十八“这个数字不一般,从隋末到明末,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十八“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后来翻史,突然发现秦二世胡亥也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

再往下看,又注意到杨贵妃原来的老公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秦末之始于秦二世,安史之乱一般又归罪于李隆基宠幸杨玉环,而杨玉环则是他的”第十八个儿媳妇“。

还有黄巢攻下长安称帝时,正值唐朝唐僖宗当政,而僖宗皇帝正是唐朝的第十八任皇帝。这三大乱世,都与”十八“相关,是巧合呢?还是天意?XLW

人们一般用“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也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洞彻世事。然纵观历史,能达到如此境界的聊聊无几,刘伯温算是其中一人。

我们都知道他流传有《烧饼歌》,推演了明朝之后的历史,但是殊不知,刘伯温也曾准确推算出三个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三个人物完全左右了近代史的发展方向。


古代最神秘的一个数字,一出现就会发生大事

其一,便是蒋介石。1918年,南京城郊的金陵塔挖出了一块碑,蒋介石闻讯后,亲自赶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金陵塔,金陵塔,刘基建,介石拆。据说老蒋当时都呆了!

这个真假暂且不论,我们再来看看刘伯温另一预言“一牛生二尾,反手掌乾坤”。这是两个字谜,分别是朱、毛二字。很明显,这个预言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朱毛红军,最后夺得天下,建立了新中国。

但是在大明王朝时期,人们却不是这么认为的,毕竟大明江山一定是老朱家的人打下来的,这句话也有姓“朱”之人掌乾坤的含义。恐怕正是因为这层含义在,这句预言才得以流传至今。

据传言,刘伯温有把斩仙剑,可以号令龙之九子,而正是这把剑,外加龙之九子的帮助,朱元璋才得以安邦定国,雄霸天下。

其实,历史上的刘伯温并不以谋略见长,虽然是随军参谋,但是地位可有可无,他最擅长的是文学,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最终,刘伯温死在了宰相胡惟庸手中,而胡惟庸也未能善终。

刘伯温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琏,因为陷入党政,被迫堕井而死。次子刘璟,因为反对朱棣篡位,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

刘伯温聪明一世,不知道有没有算到自己后代子孙的悲惨遭遇呢?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的预言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他临终前的几句话,准确预测了子孙的命运。

《史记》里面有句话很经典“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纵观二十四史,你会发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勾践[shā]文种,刘邦[shā]韩信之类。在明朝也有一个盖世奇人,他精通医卜星相,天文历法,阴阳八卦,为大明王朝的建立呕心沥血,出谋划策,竭诚尽力地辅佐朱元璋扫平群雄,攻破元大都,建立大明王朝,此人就是刘伯温。

然而功勋卓著的刘伯温却只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不当没能封公爵,连个宰相也没混上。刘伯温心灰意冷告老还乡 ,但是朱元璋对他依然不放心,经常派人以慰问之名前去监视刘伯温。刘伯温只好韬光养晦,自求多福。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正月下旬,刘伯温不慎感染了风寒,身体不舒服,朱元璋得知后派遣右丞相胡惟庸,和御医前去刘伯温家中探望。到了之后,胡惟庸授意御医为刘伯温开药吃,结果刘伯温服药之后身体不适,两个多月后就痛苦去世了。

刘伯温在去世之前,将两个儿子刘琏、刘璟叫到床榻前,对他们嘱咐了遗言,刘伯温说:“儿啊,为父就要去世了,我死之后,我们刘家的诚意伯爵位会中绝,但是在五世之后,会重新得到一个武将的官职,从此爵位就可以长久的继承下去了,你们要切记啊!”

说完刘伯温就含恨去世了,后来刘伯温的长子刘琏被胡惟庸害死,次子刘璟将诚意伯的爵位让给了哥哥刘琏之子刘廌。就这样刘伯温的孙子刘廌继承了诚意伯的爵位,之后因罪被革除爵位,刘家诚意伯的爵位就此中绝。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明孝宗朱佑樘突然怀念起刘伯温的功勋,下圣旨命人查找刘伯温的后代。

当时刘伯温的五世嫡孙因为犯罪被抓进监狱,结果圣旨一下,立马被无罪释放,还被任命为处州(浙江丽水市)指挥使(正三品武官),当时人人都认为这是盖世的奇遇。而刘伯温能够预料到五世之后的事情,也可说是盖世奇人了!

天机神算刘伯温,后观五百年,他的《烧饼歌》在如今依然盛行不衰,可是他曾预言过两个人能坐拥江山,“一牛生二尾,反手掌乾坤”。

前面那句的意思就是说在牛的下面加一撇一捺,看起来就好像是两个尾巴一样,但合起来就是朱;反手就是把手给旋转过来,它就好像成了毛。

这句偈语告诉我们的就是姓毛的和姓朱的会坐拥天下,此话正好在朱德和毛泽东身上应验,可见刘伯温是可以预知未来,后世必出一个毛泽东,这是智者的接力。

刘伯温在一篇碑文中曾预言,在中国苦难的岁月里,必将出现这么一个圣人来拯救中国,1911年之后,中国社会哪一年平静过,动荡的日子让百姓流离失所。

这也符合刘伯温在陕西大白山那篇碑记中所述,对中国社会的大预言。但是就是不知道刘伯温有没有预言到,后世的毛泽东,他的谋略和政治才能是远超于他,毛泽东冠称自己为古今中外最为卓越的谋略家。

毛泽东可不这么认为,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人问他年轻的时候就想过自己能当主席吗?毛泽东大笑说:“我可不是刘伯温,能够推测上下500百的历史,想的只不过是匹夫有责,想要靠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改变中国现状,能做到现在这样,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

毛泽东否定了刘伯温对自己的预言,他是实实在在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不信这些玄乎的预言。他们两个人的相互矛盾,也见刘伯温并不是传说中的那般神奇,至少毛泽东就不信服他,他信服朱升,对刘伯温报以蔑视的态度。

推背图,传闻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由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两位当时着名的推背图,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由于李淳风推算的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既是第60像所述,所以推背图因此得名。

《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预言到未来世界大同,推背图的预言,主要是对中国于治乱兴替之间的重要关键事件作出的。

推背图因为它预言的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书,直到今日它在大陆依然没能逃脱禁这书的黑名单。我们只有在港台的一些网站 得以一览它的玄妙。而今天我们从网上看到的推背图,是清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因未在其查询系统中查阅到相关信息,因此并不可信。与我们看到的没有出入。

《推背图》的核心价值是易经八卦,《易经》是我国五经之首,是一部包涵了天文、地理、人事、政治、哲学、历史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古人在祈求国运大事时,一定是要等到天象地理出现奇异现象时,才会起卦推演,所谓不动不占就是这个道理。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在推算历史命运时,以唐尧登位那一年,甲辰年为标准。因为历史记载,在唐尧就位的时候有五星联珠的现象,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上列成一排,有如此独特的天象,在那时呈现,所以用这一天作标准。

因此,《推背图》很可能是星相术和易经合成的结晶,也就是说古人依靠“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以明人事”的方法来推演人间兴衰治乱,如同现代人预测日食、月食一样。

与西方大名鼎鼎的预言家诺察丹玛斯所着的《诸世纪》不同的是,推背图并没有打乱历史的顺序,而且预言的 也都是有关国家兴亡的大事,所以更有研究价值,其准确性也更高。而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它与《诸世纪》预言的悲观世界正好相反,他预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 的其乐融融的未来世界,令人鼓舞。(看来马克思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实现。)

传说唐太宗翻看《推背图》后,大为赞赏,重赏司天监李淳风。

袁天罡因妒忌李淳风夺其功,对他怀恨在心。唐太宗死后,两人更将《推背图》图、文分家,李、袁两家成为世仇。推背图因被认为预言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书。

宋太祖时诏禁推背图,但民间多有藏本,禁不胜禁。太祖说:“不必多禁,正当混之耳。”于是有大量的版本流传到民间。吴越地区流行用《推背图》给孩子起名。这也推动了推背图的传播。

由于历代均严禁此类谶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不断被人篡改,将已知的历史改成图谶,加以比附,故其本来面目已渺不可考。

“推背图”传本不一,如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出现的抄本,有67图像(六十七象与六十甲子明显对应不起来,故应为假的 )。目前,较为常见的是有金圣叹作序并加以评注字样的六十图版本,是明末清初自负其才、肆言无忌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字若采)的批注点评本。

民间广为流传的《推背图》大体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清朝学者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这里简称为金版;另一种是由李世瑜先生在德国一本刊物上发现的,据称是最为接近原貌的版本,这里简称为原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