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44来源:历史铺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是最具特色的,因为她生在唐朝,以胖为美的时代。杨玉环和武则天一样,也是侍奉过两任丈夫,而且还是父子,只不过武则天是儿子老子的媳妇,到了杨玉环这里,成了公公抢儿媳。
传说杨玉环天生美色,让唐玄宗很是着迷。唐玄宗在武惠妃去世后,遇到了江彩萍,也就是梅妃。梅妃当年也很是受宠,玄宗为她种了一片梅园,后来玄宗又遇到了杨玉环,被杨玉环的风韵迷住,很快就把梅妃忘了。但是杨玉环身上却有一处常人不能忍受的缺点,唐玄宗丝毫不在意。
那就是她身上有狐臭味。我们现在的人都知道,狐臭味是常人很难接受的,所以,每次杨玉环见玄宗的时候都会用花瓣沐浴,侍寝前后也都要沐浴。唐玄宗虽然知道杨玉环这个毛病却不嫌弃,还整日抱在怀里宠幸。
关于杨贵妃的死我们也都知道,当初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奈何人们都说杨贵妃红颜祸水,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唐玄宗自然舍不得,只是唐玄宗为求自保,只好下令处死杨贵妃。
都说杨贵妃魂归马嵬坡,这里也因杨贵妃而得名。只是后人们一直都在怀疑,杨贵妃当时真的死了吗?马嵬坡虽然有贵妃娘娘的墓,但是在日本居然也有一座杨贵妃墓,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像传言那样,杨贵妃没死反而逃到了日本?
日本的传言都说,当初唐玄宗虽然赐死杨贵妃,但是死的那个其实是杨贵妃的侍女,真正的杨贵妃辗转逃到了日本,只是她虽然没有死在马嵬坡,到了日本以后不久也因病去世了。然后,杨贵妃就被葬在了山口县。
其实根据多方史料对比,杨贵妃的确死于马嵬坡,那些所谓的杨贵妃没死的传言也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愿望罢了,毕竟都说红颜祸水,只是红颜哪里真的有罪呢,哪一个祸国红颜的背后没有一个好色的帝王呢。至于在日本的杨贵妃墓,应该是衣冠冢吧,毕竟唐代的时候与日本往来密切。
而且马嵬坡距离日本路途遥远,杨贵妃一个终年养尊处优的女人,怎么能跨越千山万水的艰难到达日本,至于另外一种唐玄宗偷偷放了杨玉环一马的说法,也不大可能,大家认为唐玄宗爱杨贵妃多一点,还是爱自己多一点呢?XLW
大唐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及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杨贵妃天生丽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堪称唐代第一大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正是说与杨贵妃相比,后宫里的三千佳丽不过是庸脂俗粉,这彻底描写出杨贵妃的美貌出色。
但仅仅是天生丽质还不够,她在音乐和舞蹈都有很高的天赋,在后代很多后妃的歌舞居是以杨贵妃为楷模而模仿效之。可惜呀,自古红颜薄命,才38岁的杨贵妃就被缢而死。
《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其预言2000多年的历史大事,全书共六十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最后一象结言不是预言外,其余58象都是预言,每一象都预言精准。但凡能上《推背图》象位的,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大事,而在《推背图》第五象中不仅确实预言了安史之乱,去年杨贵妃葬身的地点都预言出来了,可见杨贵妃在大唐时代,也是一个相当有影响的人物。
只看图画:看到一个妇人躺倒地上,上有马鞍,右侧有一柜史书。懂大唐历史的人一看就知道这说的是安史之乱,不过仅凭图画还不推断出此妇人就是杨贵妃。推背图最高深的就是暗设了万千字谜,谜就是意,意就是谜,其字谜藏得深,藏得准,这令后世研究者无不称奇。
“杨花飞,蜀道难,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史乃乎安”
在短短20个字的谶语中,暗藏着四个重要人物和地点,同时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势。
其“杨飞花”就是杨贵妃,有人说凭一个杨字怎么说就是杨贵妃,注意在此象中,四个点结合起来足可以断定此人非是杨贵妃不可:1,图画中一妇人;2,“杨飞花”;3,在颂语中“木易若逢山下鬼”的“木易”合之即为“杨”;4,“定於此处葬金环”中的“金环”,古人常将“金玉”二字并用,金即玉,玉即金。所以此象已经达到点名道姓说出杨玉环的名字了。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处葬金环”中的“山下鬼”,这个在“山下鬼”自然是“嵬”,全句说的马嵬驿就是杨贵妃的葬身之地,后来历史证明说的是分毫不差。
“杨花飞 蜀道难截断竹萧方见日 更无一史乃乎安”中”截断竹萧方见日“也是字谜,把”萧“的竹草头拉了丢掉便是“肃”,自然是唐肃宗李享(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了;“更无一史乃乎安”中的”史“和”安“一语双关带出两个人,这图画中的“马安”和“史书”印证。如此两个乱贼安禄山和史思明也出来了。
“截断竹萧方见日 更无一史乃乎安”同时暗语唐肃宗李享已经无力分身,只有[shā]死安史两人大唐方才能恢复安宁。
第四象的地名:“蜀道难”,“渔阳”,“潼关”,“剑山(剑阁)”,“马嵬驿”……这不就是安史之乱中,杨贵妃的逃亡路线么?
千古美人,红颜薄命,最终葬身于马嵬驿,可惋可叹。
1.乾坤万年歌
《乾坤万年歌》是托西周齐国太公吕望所著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作品。全文共计一百一十句,前面四句为前引,中间大段推测国运,后四句为结语。
后世有人混淆视听,将谶语诗句顺序打乱,然而当我们对照别的预言,还是把诗句的真正顺序理了出来。惊奇的发现竟与唐代李淳风所著《推背图》推测的未来事件及结尾时间完全一致。
2.马前课
《马前课》是三国时期·蜀国武乡侯诸葛亮所著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作品。共作十四课卦,前十三卦推测国运,最后一卦为结语。
《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5.禅师诗
《禅师诗》是清代黄药禅师所作,托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大乘佛教高僧黄檗口述,当朝宰相裴休记录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
因为是托名之作,很多记载都把《禅师诗》归到了唐代黄蘗禅师名下,这显然是有误的,一个唐代高僧为何要从明末开始预言?所以,此诗作者另有他人。
经查证,有记录显示此诗出自明末清初的一位高僧名为黄药禅师之手。更多资料已难以考证,从朝代上看作者为黄药禅师更为合理一些。
6.梅花诗
《梅花诗》是北宋·熙宁年间易学家邵雍根据自创的梅花易数法,推演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共作十节卦,每一节卦推测一个朝代的国运,主要记述各朝代灭亡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