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6来源:历史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吧,在如今可以说是小学生必备的古诗。而今要说的是这首诗背后的作者常建,常建这位诗人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他其实是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只是在仕途中并不顺利,后来就退出了官场,来往于山水名胜之间。虽是诗人,但他现存的诗作并不多,最为有名的就是《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了,那么冷门诗人常建,他有哪些作品?今天就由趣说历史网小编来介绍一下。
图源自网络
1、《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是常建到江苏常熟的古刹“破山寺”旅游的时候,偶然在寺院的墙壁上面即兴“涂鸦”的一首诗,这首诗简洁明净,抒写了诗人在清晨游破山寺后的观感,用他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可以说这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了。
2、《三日寻李九庄》
雨歇杨林东渡头,
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
直到门前溪水流。
《三日寻李九庄》是常建在一次去拜访友人时,即兴创作的诗。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景色,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常建在这次游访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图源自网络
3、《送宇文六》
花映垂杨汉水清,
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
愁杀江南离别情。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开头是描写江北春景的魅力,但是在后面用如此结尾,使得春光都有点黯然失色,同时透露除了诗人的怨别愁怀的感伤。
图源自网络
4、《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这首诗是在常建辞官归隐的途中,经过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时所写的。这句诗开头两句描绘出的是王昌龄居所的环境,中间两联是写他在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时的所见所感,最后是写了自己的决心。同时整首诗通过对王昌龄居所的自然环境的描绘,然后赞颂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
如今常建的诗只有57首,数量不是很多,上述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常建的诗的题材还是比较单一的,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但是大部分还是以田园风光、山林逸趣为主。(趣说历史网:www.qushuol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