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8来源:历史铺
提起唐宋八大家,谁人不知,这八大家可以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简单来概括,而这八个人当中,其中有这么一位,名气要比其他七人小很多,那就是曾巩,那么北宋文学家曾巩,为何能入选唐宋八大家?今就由趣说历史网小编来说说。
图源自网络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曾巩,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就能吟诵,可以说是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了良好的天赋,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尝试写过《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在二十岁的时候,曾巩的名声就已经传播到四方了。
曾巩早年还结识了王安石,欧阳修等人,他成名很早,但是在科举之路和官场之路上都是比较坎坷的,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直到三十八岁的时候,他才中得进士,此后也是辗转于州县之间,并没能尽情展露出他治世得才能。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其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
图源自网络
曾巩一生得成就很多,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从宋至清,士人们在学作古文得时候,起步时,都喜欢以他得文章做蓝本,当然了,曾巩除了会写文外,还能作诗,现存诗400余首。
曾巩能入选唐宋八大家,肯定有其原因。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是欧阳修的大弟子,其文章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言简意赅。文学性不敌苏轼、欧阳修,但中规中矩,逻辑性极强,很受官家喜爱。特别是到了明朝的时候,曾巩的文章更是得到了当时朝廷的认可,北宋以后,朱熹还夸赞过曾巩:“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相当于是把曾巩推到了与孔孟比肩的高度,可以说曾巩影响了明清两朝的文人。
图源自网络
而到如今曾巩的名气比较小,是因为唐宋八大家都是文学家,不过民间读古文的人是比较少的,他们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政治成就有关,而曾巩的政治成就相对少了一点;然后唐宋八大家其他人的诗词都是比较出名的,而曾巩的诗词方面不出彩,因而在我们看来曾巩的名气不及其他人,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曾巩的文章是有他的独特之处的。(趣说历史网:www.qushuol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