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18来源:历史铺
张良,一个集才智谋略于一身的人,他辅佐过项羽,却成了项羽死对头刘邦的开国良臣。
他是如何在乱世中一步一步走上权利的中心地位还寿终正寝的,趣说历史小编带大家一起品味“初汉三杰”之首张良的一生。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约合60公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
张良反秦的目的刚好和刘邦灭秦的目标一致,张良之所以站在刘的阵营也只是为了复仇并非是像其他谋士那样只是寻一处发挥自己的才能。有的历史学家认为,他本是韩国宰相之子,而他的国家在秦国的铁骑下灭亡,他的初衷也同六国大多贵族一样是为了复仇。并且以他的才能也能猜测出他的眼界不可能这么低,而他真正的目的应该就是——复国。既然如此,这便与当时刘邦的政谋毫不相干,也不会影响到他的发展。
再者,历史上的张良也是一个淡迫名利之人,跟着刘邦开国以后,张良自愿退居人后做一名隐者,这样淡泊名利的个姓自然不会引起刘邦的猜忌。
所以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张良是一个很能看清实事的人,刘邦需要帮助的时候张良尽力帮助,刘邦功成后,他反而身退,是在是一个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