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5访问:13来源:历史铺
古装剧里有一句打更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仔细想想,古代又不像现代,一旦发现火情可以拨打119等待救援,也没有灭火器、消防车等专业工具,倘若哪个地方失火了,那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古人解决消防问题的方法也应该跟现在不一样,那么他们都发明了什么方法呢?
古代建筑可大多数是木头结构,一旦失火,火势蔓延的非常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古人也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在草、木等易燃物表面涂泥抹灰,简单又有效。还有些会在建筑最高处建造防火灾的厌胜之物。期望通过他们的神力避免火灾。
古时虽然没有灭火器,不过人们也有一些“消防设备”。唐代开始,人们会用皮带或者溅筒灭火器灭火,宋朝还发明了水袋、水囊等,专门用来灭火。
清朝康熙年间还专门设立防火班,他们会用到一种叫做机桶的灭火工具。而民间的消防主要依靠“水龙”这一工具,它的形态非常像现在的消防车,上面有木制抬龙,还有水桶,吊桶,梯子,挠钩等等。由此可见,上到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重视消防问题。(趣说历史网:www.qushuol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