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古代帝王与皇族皇戚的称谓是怎样的?_古代皇亲国戚的称呼

时间:2024-08-25访问:13来源:历史铺

中国古代的帝王有自称也有他称,在不同的朝代情况有所不同。同时皇亲国戚也有自己对应的称谓,那么他们大致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古代帝王与皇族皇戚的称谓是怎样的?

一、帝王称谓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称“后”“王”“天子”。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王”。而“天子”名称则出现于西周。周朝衰落后,诸侯小国的君主们开始称“王”。

赢政统一中国后,把“皇”“帝”二字结合起来开始称“皇帝”,因为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这一称呼被后世历代君主沿用。“皇帝”也可以简称单字“皇”或“帝”,如历史上著名的“唐明皇”“汉武帝”。

皇帝自称“朕”“寡人”等。先秦时期,“朕”和“寡人”为第一人称,人人可用,不分贵贱。但秦时规定“朕”和“寡人”只能皇帝自用。皇帝自称“寡人”表示皇帝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也是君主的谦称。臣子尊称皇帝为“陛下”,“陛”原指帝王宫殿前的台阶,“陛下”的称谓含有卑者向尊者进言之意。“殿下”一词也有此意,但“殿”比“宫”低,所以“殿下”的称谓是臣子们对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等人的尊称。

古代帝王与皇族皇戚的称谓是怎样的?

二、皇族皇戚的称谓

1、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太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注:夏商时王的正妻称“妃”,周时开始称“后”,秦始皇称“皇帝”后),皇帝的诸妾通称嫔妃。嫔妃又分许多等级,如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嫔、贵妃,清代时还有答应、常在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可以自称“哀家”,因为死了丈夫,含“悲哀先帝”之意。皇后在皇帝面前自称“妾”,在臣子面前称“我”“吾”或“本官”。

2、皇太子

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称“皇太子”“太子”。又因皇太子居所位于皇宫东侧,所以人们又称太子为”东宫”。

3、皇太弟、皇太孙、公主、驸马

当皇帝指定自己的弟弟为皇位继承人时,即称皇太弟,历史上的晋怀帝司马炽、唐武宗李炎、唐昭宗李晔均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为皇太孙。如明代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即以皇太孙身份即位。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女婿称驸马。

古代帝王与皇族皇戚的称谓是怎样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