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24来源:历史铺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后,主人要给她散五至十元的乜贴(小费),有的还给买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时候,回族叫“三洗”,也叫“洗三”,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这天,主人要款待亲戚、朋友、乡亲,祝贺小孩平安无事,长命百岁。而乡亲、朋友在“洗三”这天,给月婆子送长面、油香、锅块、鸡蛋、肉等营养品,表现了回族内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心同德的风尚。有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间缺奶,就让家里人拿一个小碗收吃七家面,这叫“修渠引水”。孩子满月后,还要举行满月礼,也叫贺满月。这天,要请剃头师理齐孩子头发,并根据头发的重量,相应地向贫穷人施散一部分钱财和物品。同时,将剃下的小孩头发,挽成一个小球,用线和沙布网住,连在小孩的枕头上,意为壮胆、吉利,健康成长。上海等地回族穆斯林还给孩子留小辫、戴手镯、锁片,祝愿孩子长大成人。贺满月,也要做饭菜、炸油香等,款待亲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爷、外奶奶等亲戚以及左邻右舍。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还举行“百日礼”,回族也叫“赶百路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宽阔的道路,奔远大的前程。命名礼在婴儿诞生的当天或三天之内,必须请一位阿訇给婴儿举行命名礼,即起经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礼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门槛里。阿訇站在门口或门槛外,先对着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即在清真寺宣礼塔上召唤教民上寺礼拜的宣礼词。
再对着小孩的左耳念“尕麦体”,即教民汇聚到清真寺后准备礼拜的招呼词。然后,是男孩便在左耳里慢慢吹一口气或轻轻咬一下耳朵,是女孩则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气。据说,念宣礼词、吹气的意思是,把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儿,由清真寺之外呼唤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来就要成为一个当然的穆斯林。当阿訇举行这种仪式后,便从回教众多的先贤中选出一个美名,告诉家里人,以示吉庆、俊美。命名礼结束后,要用红枣、白糖、红糖、冰糖水等甜东西给小孩儿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