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20来源:历史铺
还要求人们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封斋的一个月中,每天天亮前,清真寺有人敲起“纳格尔”鼓,招呼人们吃封斋饭,此后开始斋戒。
直到回历9月29或9月30日,由有声望、有学识的阿匐于傍晚时,望夜空,若能望到新月,第二天便为肉孜节,可开斋。回历属于太阴历,以月亮周而复始为一个月,没有润月。这样与公历一年相差11天,所以各个月份都可能出现肉孜节。每33年循环一次。有人说能过两个相同的肉孜节就算高寿(即66岁)如同汉族的年过花甲。肉孜节那天,天没亮,各地敲起了“纳格尔”(铁皮鼓),在清晨中格外清脆。与此同时,几个人如合唱一般,站在礼拜寺的尖塔上进行呼唤,喊着“萨方!萨方!”告诉人们过节了。人们纷纷起床,洗净全身,换上新衣服,然后做晨礼(即“门木达特”)。晨礼完毕,11岁以上的男子,到附近的清真寺做聚礼。清真寺内外都排满了做礼拜的人。阿訇(一般是由衣麻木)念诵《古兰经》的“代思”一节,另一些阿匐,一般是大毛拉,将经文用维吾尔语给参加聚礼的人讲解,有时还要讲一下斋戒的来历。聚礼结束,预示着封斋结束,群众相互之间进行节日的祝福,气氛十分热烈。
聚礼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由长辈率领,到墓地扫墓。全家人坐在毛驴车上,事先准备好馕、油饼等食品。还有零钱,遇到行乞者,要赠送,做为节日礼物。(送葬时,维吾尔族妇女不能进墓地。)肉孜节这天,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走动,招待丰盛的食品和瓜果。同时还要举行各种游艺活动,尽情地唱歌跳舞,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