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19来源:历史铺
生活在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新郎在表兄弟和同龄伙伴的陪同下前去迎亲。到了新娘家后,要拜见岳父岳母,并经岳父岳母同意才能娶走新娘。新娘离家的时候痛哭不止,这就是哭婚的习俗。新娘在出嫁前三天就要哭婚,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受人称赞,表明她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情越深。新娘在弟妹和亲友的陪同下,一路哭到新郎村寨门口才止住。送亲的队伍则挑着背着嫁妆,一直送到男方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衣服、被褥、农具等,还有糯米饭、染成红、黄、白三色的几大摞糯米粑粑。嫁妆中还必须有舅舅送给新娘的一件蓑衣,一只巴箩,弟弟送给新娘的一根手链和一根背带。这些东西要沿路让人看清楚,以显示其富有和华丽。一路上唢呐声不断,逢村过寨还要鸣放鞭炮。无论天气如何,新娘都要打一把花伞。婚礼要在男方家的女室正式举行。婚礼开始前,新郎与新娘必须同吃一个鸡蛋、一条猪腿,表示从此同心同步过日子。婚礼开始时,由新娘向来宾敬酒,周边老人用歌声来祝福。婚后第二天,新郎新娘要上山砍回一根柴禾举行烧火仪式,或让新娘上山砍一截芭蕉心做道菜给客人吃,表示新娘从此进入新郎家的门了。
有的村寨要求新娘穿上婆婆准备的白裙子才能过寨门到新郎家。新娘进新郎家门时,还必须剪下新郎姐姐的三根头发为新娘“洗手洗脚”,方能跨入门槛。新婚之夜,有的禁止当晚同房,客人则听歌手唱歌,大家跳芦笙舞,通宵达旦。个别地方认为不能把姑娘当牛马卖掉,不收彩礼。有的村寨要求婚后第二天夫妻同种一塘瓜,有的要去背水。新娘回门是在两月内选一吉日,新娘由公公、叔叔陪同,带一只鸡、一筒酒回娘家住一晚。返回夫家时,娘家会送一点农具之类的东西,便于小两口今后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