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23来源:历史铺
用彩旗标注起来的跑道一圈下来是1000米。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竞赛。几乎每一个参赛小组都有不习惯这种剧烈竞赛的马匹,不是离开跑道,就是进入不了状态,甚至还有一匹马把选手从身上掀下来,绝尘而去,干脆当了“逃兵”。小学六年级的卡吾和他的爸爸,今天一起早早赶路来到赛场,参加3000米的比赛。爸爸是“教练”,戴着哈萨克小花帽,身体已经发福,挺着个大肚子。他不时提醒儿子比赛中要注意的事项,并且一直牵着马缰绳不离左右,直到发令员喊预备才把缰绳交给儿子。卡吾一马当先冲出起跑线,前500米还处于领先状态。可是后来好像这匹马缺少后劲,尽管坚持跑完全程,但只拿了个小组第三名。儿子尽了力,可是不免沮丧,爸爸则拍拍儿子的肩膀鼓励他多努力,不要灰心,回去好好练,以后还有机会。赛马的现场像节日一样,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除了参赛选手,大部分人是骑着摩托或是乘坐拖拉机和汽车赶来的。很多选手都把自己的“赛马”装扮一新,大约三分之二的马尾巴被编成辫子,还扎上五颜六色的布条条。有些选手还在马头和马脖子上装饰了彩条。跟平时骑乘不同的是,选手不能用马鞍子,这也是对选手骑技的一个基本要求。记者问一位市文体局的姓宋的同志,为什么选手绝大多数是小学生,他笑着说:孩子身体轻,赛马的负担小,跑得会更快些。到了北塔山牧场,八一牧场正在庆祝成立50周年。这是从50年代9户外迁到这里的牧民起家的,随后增加到50多户,一直发展到今天的4000多人的大牧场。他们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不是屯垦戍边,而是放牧守边。就在我们路过的公路两侧,一对对的男女正在冒雨表演“姑娘追”。我们还以为也是选拔赛,一问才知道是庆典的一部分。尽管雨下得很大,可比赛仍照常进行。对于哈萨克牧民来讲,沐浴在珍贵的雨中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草场上跟先前我们在阜康赛场见到的一样,停着很多牧民的卡车、拖拉机、摩托车。其实,平时人们骑马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弃马乘车,马背民族越来越“名不副实”。在赛场我们看到,很多选手和马匹对于比赛比较陌生了。从马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损失,但这反映了一个民族巨大的社会变迁和历史进步。许多哈萨克族的马上竞技项目现在成了旅游品牌,已经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代步工具从马匹变成飞奔的摩托车、汽车,千百年来的马背民族在新世纪正在开始他们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