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14来源:历史铺
2.木楞房木楞房又叫“圆木垒墙房”,形状像一个大木匣,长方形,是做工较为精细的住房。建盖前,要备好粗细相等而长短不同的木料,多用直径22公分左右笔直干透的松树圆木,用斧、刀砍削成一样粗细的七面圆柱形木料。各木料的一边砍削成榫,直对榫的另一边刨剜成一细槽,两端的两边直对榫、槽,分别砍凿一镶嵌口。建盖这种房,每边要镶垒26至30根木料。建盖要按木料的长短,先在挖平的长方形地基的四个角落垫上大石头作石脚,木料就在上面榫对槽、镶口嵌镶口地架垒。每边垒至十一二根时,用粗圆木铺楼板,与下层隔开,上层为人住层;从楼板往上垒了二至四公尺左右时,在一长边的内侧设置放粮食和什物的凉台;垒至顶形成木墙,在两短边正中间各立一木马,架梁子人字木,绑数十根椽木,顶盖杉板或雪山红松板、茅草。较大的房屋分为两间,小的仅一间,常在侧面开门。房正中设一火塘,火塘边除挨门一边外,三边各设木支架,铺以厚木板为卧床、坐板;下层关牲畜。也有部分将原木削去皮,两端砍凿镶嵌口,以地基为地板,垒建粗糙的单层房。这种房子具有坚固、经久耐用、暖和、防潮、防风防震和便于搬迁的优点,但建盖耗费木料多,难以防火。3.土墙房土墙房是泸水境内沿江一线傈僳族的住房形式。其结构是挖平地基砌好石脚后,四周舂上土墙,以墙抬梁,梁上铺篾笆,为盛置粮食的家什台,顶盖茅草或木板、油毛毡、石棉瓦、瓦片,屋内筑墙或用木板、篱笆把房屋分隔成三间,分别是正房和卧室,即正房两侧各有一长侧房,分别在房门前两边,相对开门,作为子女和客人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