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21来源:历史铺
芦笙与拉祜族自古有缘。民间传说,早在大地还分为两层的时候,拉祜族的一位始祖从一个地缝里掉入大地之下小人国居住的第二层。始祖离开亲人以后十分悲伤,用葫芦和竹管做成一只芦笙,吹出委婉动听的乐曲,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大地上的一只竹鼠听到乐声,寻声找到那个地缝,来到大地下层,找到了拉祜族的祖宗,让他拉着尾巴带着芦笙爬出地缝,重返人间与亲人团聚。芦笙成了促成离散亲人团聚的媒介。因此,拉祜族特别喜爱吹芦笙、跳芦笙舞。拉祜族每年过拉祜扩节、火把节和新米节,人们都要在寨场上跳芦笙舞。领舞者多为男性,吹着芦笙,弹着三弦居于舞场中心,一边吹笙弹琴,一边领舞。参加跳舞的群众将领舞者围在中间,合着芦笙和三弦的旋律边舞边歌,由一人领唱,大家按固定的词儿合声。芦笙舞有两跺脚、三跺脚、四跺脚、快步、穿插等,但以三跺脚为主,民间有“跳笙要跳三跺脚,越跳心里越快乐”的民谚,说明三跺脚在芦笙舞中的地位。民间所跳的芦笙舞,据说有30多套,表现的内容有劳动生产、日常生活、模拟动物的动作、互相逗弄取乐等。舞蹈动作以下肢动作为主,主要步伐有跺步、抬腿、曲腿、半蹲、全蹲、跃步、踮步、搓步、小弓箭步、曲膝、弯腰。
手部的动作主要是随着腿部动作的节奏前后摆动。舞蹈动作粗旷奔放,易学、易跳。踏步有时轻缓,有时跺得咚咚有声。伴舞的芦笙和三弦旋律起伏跌宕,颇有特色。此外,拉祜族民间还有白鹇舞、斑鸠吃谷舞、舂辣椒舞、射弩舞、蛤蟆舞、打谷舞等多种舞蹈。但舞蹈场面不大,不像芦笙舞那样地热烈和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