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21来源:历史铺
在撒拉族的民歌中,"花儿"和"玉儿"是比较重要的两种类型。撒拉族的"花儿"属于中国西北地区"花儿"民歌中的河湟"花儿",用汉语演唱;"玉儿"则是用撒拉语演唱的一种富有撒拉族特色的歌谣,也叫作撒拉曲儿。实际上是撒拉人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一种传统情歌。其歌词简短凝练,间或出现古代的撒拉族语汇;在曲调上采取一歌一曲,有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特点。在题材上,多用以表现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而与封建礼教抗争的精神。从前,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玉儿”只能在田间、野外、磨房等背人 外唱,“玉儿”集中地反映了撒拉族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其表现手法中,大量运用了民歌中的比兴。借物咏情,借物喻人。“玉儿”又多以四、 六、八句较多,每句又以五字居多,外加衬词,其节奏短促而明快,旋律奔放且激昂。在语言上,“玉儿”歌 词优美,寓言深刻。代表性的作品有《巴西古溜溜》、《撒拉赛西巴尕》、《艳姑居固毛》、《皇上阿吾尼》和《尕格尕耶乃安》等。后来有的曲调也被套用于新词来演唱,例如用《巴西古溜溜》曲调编唱的《新循化》,也已成为撒拉族地区流行的民歌。另外,撒拉族的民歌还有"劳动号子"、"哭婚调"和"祝祷词"等形式。
撒拉族的民间戏剧作品,保留下来的有《对依委纳》(即骆驼戏),多在婚礼上表演,剧中共有四个演员,二人饰演骆驼,一人饰演拉骆驼的阿訇,一人饰演蒙古人。剧情主要是由蒙古人和阿訇用问答的形式介绍撒拉族从中亚迁徙来到中国西北部循化地区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撒拉族的书面文学开始发轫,一些撒拉族的青年作家已经出现在中国多民族的文学队伍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