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17来源:历史铺
德昂族从孟高棉族(濮人)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大约是在公元十一世纪后。清代史籍中开始出现对德昂族较确切的记载,崩龙,初写作“波竜”、“波龙”或“波笼”,见于清代乾隆《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中。清代以来,德昂族分布的区域很广。当时,主要分布在永昌(今保山、德宏)、顺宁(今风庆、临沧、双江)及与缅甸交界地区,他们与“濮夷”已有所区别。
从德昂族的历史传说分析,他们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德昂族对于其祖先最早的居住地有几种说法:一说他们的发源地是在德宏州的芒市一带;一说他们的发源地是缅甸大山。这两种说法实际上并不矛盾,因芒市和缅甸大山均属于瑞丽江流域,基本上是联成一片的;由于历史上的迁徙,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支系。从史料记载综合来看,今德宏州是古代德昂族先民的主要聚成区,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比傣族、景颇族等民族先进入这一地带。今天德宏各地的傣族、景颇族等民族也都公认,德昂族是定居在这一地区时间较早、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