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21来源:历史铺
后来人们用歌来歌颂和怀念这个歌仙,久而久之就成了哈节。
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哈亭在辛亥革命以前都比较简陋,只是木柱草盖的亭子。如今全是木石结构的庙宇式建筑,结构坚固美观,屋脊正中塑双龙戏珠图案,内分正殿和左右偏厅。正殿供奉诸神灵神位。左右偏厅均砌着三级由高而低、顺序排列的木板或石条台阶,可容一两百人坐席。它具有神庙、宗祠、歌厅、乡饮亭、村社议事堂等功能。哈节的日期,各地不相同。红坎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巫头、澫尾在农历六月初十日,山心在农历八月初十日。在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把庭院打扫干净,布置一新,并备好菜肴,准备待客。哈节到来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云集于哈亭内外,兴高采烈地欢度佳节。整个节日的活动,大致为如下过程:迎神在哈节的前一天,村民们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把本村信奉的诸神灵请进哈亭。这一天,有的村还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斗牛结束后不论胜或负都拿来宰杀煮食。
斗牛是揭开哈节的序幕,山心岛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无论你在哪里做买卖,八月初十也要回家看斗牛;尽管你的买卖繁多百过头,八月初十也要回家看斗牛。”祭神在节日当天下午三时开始。祭祀仪式与当地汉族在祠堂里举行春秋二祭大体相同,有主祭、陪祭、礼生(司仪)、执事(传递祭品者)。祭神时,先由主祭读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