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2访问:16来源:历史铺
据14世纪初年的波斯史学家拉施特所编的《史集》记载,在辽金时代,鞑靼人(中译本作“塔塔儿”)有6个部落:阿亦里几惕塔塔儿、备鲁几惕塔塔儿、察阿安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都塔兀惕塔塔儿、阿鲁孩塔塔儿。共有7万户。他们的牧地和屯营地主要在今贝加尔湖地区。史学家一般认为,塔塔尔人是由许多不同部落长期融合而成的,其中保加尔人(或称不里阿耳人)钦察人和蒙古人是主要组成部分。保加尔人是匈奴西迁出现在黑海以北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落。7世纪前后,一部分人迁到伏尔加河中下游和卡马河一带,组成保加尔部落联盟。钦察(kipxak)人为突厥的一支,原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游牧,11世纪向西扩展,达黑海以北广大地区。12世纪末,金章宗派兵讨伐背叛金的塔塔儿首领篾古真,薛古勒图;因鞑靼部与蒙古部结下世仇,成为仇敌。成吉思汗为报塔塔儿人的杀父之仇,联合王罕军队配合金夹击塔塔儿,双方进行了多次战争,最后,蒙古部击溃鞑靼部。其中一部分鞑靼人大概向西迁至钦察人和保加尔人居住的地方。一部分勒靼人并入蒙古部,成为蒙古部的组成部分,从而加速了鞑靼人与蒙古人互化的过程。13世纪初成吉思汗孙拔都,在伏尔加河一带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保加尔人、钦察人和鞑靼人等均为其属民。并与突厥化的蒙古人被统称。16世纪初又因封建割据分裂为喀山鞑靼人、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地方集团。16世纪中叶被沙皇俄国吞并。自16—19世纪,俄国文献将其境内诸多操突厥语民族,诸如阿塞拜疆人及北高国索、中亚和伏尔加流域操突厥语各族,统称为“鞑靼人”。历史上喀山汗国的塔塔尔民族在后来的苏联也一直被称作“鞑靼人”(至今)。1920年5月成立鞑靼自治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
塔塔尔族源的演变和民族的形成,是中世纪民族大迁徒浪潮中,突厥人蒙古化、蒙古人突厥化这一交融过程中的典型与照。总之,“鞑靼”是塔塔儿的祖先,是其祖先的古称和族名,“鞑靼”不是蒙古部落的祖先,也不是蒙古部落的族名,“鞑靼”的历史上强大时,许多部落都称其为“鞑靼”,或属于“鞑靼”一部分;蒙古就曾经属于鞑靼诸部之一。把“鞑靼”改称塔塔儿,是恢复基本民族的自己族名和自称、古称。我国新疆境内的塔塔尔族主要是16世纪末以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统治陆续从伏尔加河和马河一带迁入的。到本世纪初基本上形成今天新疆境内的塔塔尔族。1950年将我国新疆境内的鞑靼人,正式命名为“塔塔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