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访问:6来源:历史铺
抹黑节,是白马人男女老少将“锅烟墨”相互涂于对方脸上,驱邪纳吉,以示来年得到神灵保佑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
春节期间流行的主要民俗之一,白马藏族的抹黑节风俗是伴随着春节期间的传统摊舞进行,既有节庆娱悦的作用,也有其深远的文化渊源。他们传说,白马人先民初来此地,正值正月十七。这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妖精,抢走了一个女孩。从此以后,每年正月十七这个妖怪就出来继续作恶,抢一女孩才罢休。人们斗不过它,只得忍耐。有一年正月十七日晚上,妖怪又出现在寨子里,窜到一户名叫西珠的人家里。西珠预先将自己女儿藏在灶膛里,可还是被妖怪发现了,妖怪就一步窜到灶前将女孩抓出来。就在这时,妖怪突然一声怪叫,瞬间一阵狂风过后,妖怪不见了,西珠的女儿却没有被抓走,她躺在地上,被吓昏了。西珠看到女儿一脸锅烟墨,才恍然大悟。西珠把这件事告诉大家,人们在以后的正月十七日都给自己女儿脸上涂一层锅烟墨,妖怪不敢再来。从那时起,每年正月十七就有了在脸上涂锅烟墨驱除妖怪的风俗,经过世代相传,成了今天的涂墨节。
九寨沟县申报后,2014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二、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将“涂墨节”列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抹黑节,是文县白马人一种古老习俗。一般平辈之间相互往脸上抹,爷孙之间也可以相互抹。脸上被别人涂抹上锅墨,他们看成是对方的喜爱尊重和祈祷祝福,被抹者应高高兴兴地接受。
有的寨子把抹黑节当作请客的方法,有的寨子还把抹黑节当作示爱的方式。小伙子往喜爱的姑娘脸上抹黑节,姑娘追去,到无人处便相互倾诉心中的爱。
文县白马人的抹黑节承载着诸多文化信息。专家建议,应将白马人抹黑节列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安徽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