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瘦金体以及瘦硬通神的说法?
时间:2024-09-03访问:5来源:历史铺
瘦金体是宋徽宗创造的。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荒淫奢侈,不修政事,笃信道教,迷恋花石。1127年4月金兵破城,徽宗及其子钦宗连同嫔妃、宫女、大臣等3000余人,被金兵掳掠北上,遗为“靖康之耻”而被后人见笑。
赵佶虽怠于政治,艺术造诣却极高,尤对书法情趣颇浓,并设立书、画、琴、棋院,自封院长,招募天下名士,大量搜集古今字画,整理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册》,保存和继承了古代文化遗产。他首次将书画艺术从手工作坊中分离出来,为宋时艺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其笔法刚劲清瘦,结构疏朗俊逸,形如屈铁断金,匠心独具,堪称艺术精品,可谓前无故人。
其亲笔御书的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庄秀丽,结体瘦长,运笔挺峻,横划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利匕,捺如切刀,坚钩挺脱有力,字体搭配和协自然,浑然天成。其铁划银钩,玉骨显露,冷峭俊美,风姿飘逸,可谓书界千古楷模。徽宗将其书体用作钱文,使钱币斐然生色,底蕴敦厚,格调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