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
民变四起>>> 身死国灭>>> 政治大观>>> 军事大观>>> 文化建制>>>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全
隋唐时期长安都是繁荣之处,人民安居乐业,一篇歌舞升平。不过有人就有疑问了,唐代建国也没有大规模建立都城,那都城是哪里来的,难道还是住的隋朝大兴城吗。 隋朝修建大兴城时,当时文帝君臣并不想离开关中,另建新都只是出于对汉长安城本身的不满,与它所
汉长安城从西汉到隋以前一直是作为都城存在,意义重大。但隋朝建国之后马不停蹄的的就选址建造大兴城,这是什么原因呢,隋又是如何选址建造大兴城的。公元581年2月,杨坚废北周静帝,自立为帝,建立了隋朝。由于杨坚是以北周旧臣取而代之建立的新王朝,故
隋朝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均田制
农历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的最后欢庆高潮。俗话说“除夕火元宵灯”,说的是元宵节盛大的民俗活动观花灯,其源于开灯祈福的寓意。民间有正月十四夜“试灯”,正月十五夜“正灯”,家家
《通典·食货典》上曾这样描述过隋朝的富有,那就是"隋代储资遍天下",大概意思就是隋代的时候,各地的储备物资都有非常大量的储备,即使发生什么灾祸,这样大量的储备物资也可以减少百姓的伤亡。如此看,隋朝确实是很富有的,但是隋朝
大家都说隋朝很富,相关的论据不少,一般都是说粮食很多,例如《通典·食货志》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多者千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州库布帛各数千万。。。亦魏晋降之未有。”虽然文字描述很多
古有谚云:“王者有二宝,土地与人民。”土地的大小,决定着国家的规模;人民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强弱。隋朝建国后,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方式清理户籍,使得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有力地加强了户口的管理,大大增加
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制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如《开皇律》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完备。隋文帝清醒地认识到法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有时甚至不惜以身护法,同时也能听从下属的劝谏。有一次,隋文帝想加重惩处盗贼的刑罚,刑部侍郎赵绰(chuò)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欲从权臣高欢手中夺回朝政大权,失败后西逃长安投靠宇文泰,北魏遂分为东魏和西魏两国。原北魏大将独孤信也抛家弃子离开洛阳,追随孝武帝来到长安。独孤信是大同人,生长于大同,北魏时从军,历经恶战,终成魏国名将,在西魏时成为极
北魏孝文帝何时迁都洛阳的?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东晋十六国时期,北魏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孝文帝时期,皇帝拓跋宏将国都迁址洛阳,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五十九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数个王朝(继承北周疆域的隋由于灭亡南朝陈,完成了统一大业,所以没有被称作北隋,而是被后世单独称为隋朝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
西魏建立 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陈悦在平凉(今属甘肃平凉西南)杀死贺拔岳后,宇文泰继统其军众,击败侯莫陈悦,向东进据长安。其后魏孝武帝与高欢不睦,入关就宇文泰,任命其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杀魏出帝,立元宝炬为帝(魏文帝)
天监(502年四月—519年十二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一个年号。南朝梁使用这个年号共17年余。中兴二年,齐和帝萧宝融禅位于萧衍,梁建国,改元。 萧衍称帝之后,初期的政绩是非常显著的。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自己很勤于政
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宋文帝在继承和延续宋武帝刘裕生前推行的多项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开创的一个盛世,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
北魏统一北方,是在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
北魏立国 拓跋珪与北魏的壮大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公元386年,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派兵护送什翼犍的少子窟咄和拓跋珪争国。拓跋氏原有立少子的习俗,窟咄之来,对拓跋珪构成很大威胁。诸部落都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