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时期 永徽五年(654年),安固率领高句丽军与靺鞨兵攻打契丹,唐朝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把他们打的大败。永徽六年(655年),高句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军击高句丽。
内部纷争 高句丽在六世纪达到鼎盛。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后,其兄安原王继位。在安原王时期,王室间的纷争加剧。两政治集团对王位继承进行争斗。最后年仅8岁的阳原王登基。不过对权力的争夺并没有结束。反对派的幕僚们开始建设自己的军队,对自己的领地进行实
隋炀帝时期 高句丽王高元不遵籓礼,隋炀帝决定征讨高句丽。隋炀帝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无论南北远近,都要汇合于涿郡。除了军队以外,另外长期来往在路上的有数十万人,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在一征高句丽之前,隋炀帝为了
复兴与扩张 曹魏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所以很快就撤离了。不过仅仅70年,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丽趁中原混乱的机会,于“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截断了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
鼎盛时期(391年–531年) 5世纪末时朝鲜三国时代的版图从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根据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记载,好太王在一次与扶余的战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个城池,1400个村庄。后来好太王兼并了北部的
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建立高句丽于沸流水畔之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亦有观点认为在桓仁县城附近)。其建国传说最早见之于好太王碑碑文。其碑文第一部分称:“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郎,剖卵降世,生而有圣德……
扶余人是汉朝到唐朝时期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与秽貊人、沃沮人用同一语系。 扶余语系是一种假定存在的古代语系,约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5世纪左右在今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通行。 扶余起源 夫余族也可以看作是秽貊族的分支,是历史上东
濊貊,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和汉四郡故地的古老的地区部族,又称貉、貉貊、秽貉或藏貊。起初,濊和貊是两个部落,濊在东,貊在西,后来貊部落合并了濊部落。古文献称之为“亳人”或“发人”。 濊貊是由濊人和貊人汇合而成,以农业城栅为特点,虽然曾经吸收了一
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建立高句丽于沸流水畔之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亦有观点认为在桓仁县城附近)。]其建国传说最早见之于好太王碑碑文。其碑文第一部分称:“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郎,剖卵降世,生而有圣德…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十世纪建立的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 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
高句丽,《后汉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学者罗新认为“高句丽”的本意是“山城”。
尚宫,即“宫中女官”的简称,指的是在宫中担任官职的女人。王宫内有不同的正殿偏殿﹝如大殿、太后殿、中殿、东殿等﹞,内有不同的部门,如针房、绣房、御膳房、退膳间、洗踏房、洗水间、生果房等,由王上以致小王子小公主的日常起居饮食,都得靠宫女打理照顾
遣唐使制度指的是日本在公元630年到公元895年向唐朝派遣使团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的制度。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日本的遣唐使制度。 公元630年,当时是唐朝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向唐朝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使团成员包括正使﹑副使﹑判官﹑录事等,还有
提到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有两个名称相近的政权值得注意,一个是高丽王朝,一个是朝鲜半岛“后三国时代”的高句丽政权。 什么是高丽王朝? 高丽王朝,又称为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地区建立的古代国家。918年,朝鲜半岛的小国泰封国国王弓裔的部下发动军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有着友好的密切往来,而对两国的文化、经济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就要首推“遣唐使”了。唐朝以前,日本就一直派遣使者来华,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制度,进行贸易交流。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了遣使入隋的旧制,继续派遣使
为什么唐太宗说,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高句丽建国于西汉时期,早在三国末年就已经和曹魏政权产生了交锋。最终被曹魏政权赶到了朝鲜半岛北部的沃沮,苟延残喘,一直到五胡乱华之前都不敢再次侵犯中原。而在曹魏政权和西晋政权建国后,两个政权一直都在试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载,“(夫余)国之耆老自说古之亡人。”“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抑有似也。” 《后汉书..东夷传》则明言夫余所居“本濊地也”。夫余与濊之关系,前已论及。唯言其者老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扶余人建立的国家,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建立。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高句丽趁着中原动荡之机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东北大国,对中原地区也构成了威胁。隋朝统一中国之后,连续四次出兵攻伐高句丽,均遭到失败,隋朝竟因此灭亡。 为了灭掉高
高句丽暴得大名,主要是因为隋炀帝与唐太宗。隋炀帝三打高句丽,直接损失兵员上百万之巨,间接导致的损失则不计其数,并最终导致了隋朝崩溃。唐太宗攻打高句丽,虽战功赫赫,但顿兵于安市之下三月之久,未竟全功,慨叹道“吾以天下之众,困于蕞尔之夷”,并说
日本艺妓的白面黑齿画得跟鬼一样,源自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和出处?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特别神秘的,就是为了显得漂亮,当然这种“漂亮”是指在日本古代的特定文化氛围里的漂亮,而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文化圈里,对“美”的定义也确实是千差万别的。 白面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