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8访问:9来源:历史铺
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夺嫡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历史上,大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皇子及宗室密谋夺取皇位,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宫廷流血,比如我们熟悉的唐太宗与其长兄李建成之间爆发的“玄武门之变”,以及清晚年的“九子夺嫡”,更不用说那些短命王朝,父与子、兄与弟之间互相夺权,导致王朝提前灭亡。
但是,有一个朝代,在300多年的统治时间里,却始终没有发生过皇子及宗室乱政的现象,这个王朝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大宋王朝。
当初,在建立宋朝以后,把赵姓宗室都集中在都城汴京,这样一方面人多势众,可以壮大宗室的力量,对外戚、富官和朝廷的外姓官员是一个平衡;另一方面,又能避免宗室在地方上势力膨胀后而导致割据。
同时,赵匡胤对于宗室的定义还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在古代,尤其是汉唐时期,血缘关系远到一定程度后,比如超出“五服”之后,基本就不算皇亲了,只能是普通老百姓,基本没有任何特权了。
然而,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却做出了我国历史上最独特的宗室定义。赵匡胤一共有兄弟三人,他决定:兄弟三人的后代,世世代代永远都是宗室成员。
换句话说,汉唐时期,宗室都是有进有出,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虽然他自称是“刘皇叔”,但是,他和皇亲一点光也沾不上。而到了宋朝,宗室开始只进不出、只增不减。
赵匡胤把赵姓宗室全部集中到京城居住,这样,宗室成员就能享受很好的经济待遇。皇帝的希望就是,赵姓宗室成员世世代代富贵,世世代代永远在一起。
但是,赵匡胤还定下一个制度,那就是宗室成员在享受富贵的同时,不允许拥有实权。因此,宋朝的宗室成员年纪很小就可以封官、封爵,但大多是武官。到了一定的年纪还可以再加官进爵。但是,宗室成员只有官位、爵位名号,而没有具体的实权。
当宗室成员官位晋升到一定级别,他们也可以出席由皇帝主持的朝会。朝会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皇帝坐北朝南,各个部门的大臣和官员按规定位置站立,而宗室成员们在朝会上站立的位置位于殿堂的南部,因此也叫“南班”。
宋朝规定,对于朝廷大事、国家大事,参加朝会的宗室成员一律不准说话,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权利。在朝堂上,他们是一个沉默的群体,一个在数量和整体上的象征,让大臣官员们时刻意识到宗室的存在。
宋朝不光限制宗室的政治权利,还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赵姓宗室在京城居住并非自由状态,并非自己有钱,想住哪里都行,而是由朝廷统一盖房子,集中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