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隋朝三省六部制介绍,三省六部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时间:2024-06-30访问:12来源:历史铺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兵部”“尚书”等“专有名词”,因为我们在看宫廷剧的时候总能听过剧中人物提起。那“三省六部制”呢?实际上,上面提到的“专有名词”都来源于三省六部制。隋朝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朝,发展于唐代。此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官制大多沿袭这套官制,最多是对其进行小修小补。那么,沿用了1300多年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形成的呢?

隋朝三省六部制

  事实上,三省六部制起源于隋朝。隋文帝在总结历代王朝覆灭的史料时发现,虽然很多朝代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而覆灭,但朝代运行的官制也是导致覆灭的重要因素。君王太过的集权会导致官员得不到实权,发挥不了作用,而君王太放权,会导致官员以下犯上。

  而且从秦汉晋等大一统王朝覆灭的历史因素可以看出,西汉中央官员权力过大,臣子权力过大是非常容易的。东汉时,中央官员的权力受到剥削,但地方官员的权力太重。两晋时,藩王实际上掌握了国家的政权。

  因此,通过总结和分析,隋文帝制定了一套三师、三公、五省六部制度。三师和三公,虽然他们属于官僚等级制度中的最高官员,但是,这些官员往往是一些名誉职位。通俗点说,这些官职位高权轻。

隋朝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之所以架空三师三公,是担心这些官员身居高位,威胁皇权。隋文帝知道权力不可能掌握在一个或几个官员手中。所以他建立了五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这就是三省的雏形。

  隋朝三省六部制泛指主管政务的中书省,辅佐中书省的门下省,撰写颁布政令的尚书省。

  而六部一般指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吏部负责全国官员的考察和任免(相当于人事部);户部是国家的财政机关(相当于财政部);礼部掌管国家的各种仪式和科举考试(相当于外交部、教育部);刑部负责监狱(相当于公安部);工部负责建设项目相关事宜(相当于建设部、水利部);兵部负责与军队有关的事务(相当于国防部。)

  以上就是今天介绍的隋朝三省六部制,对此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