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17来源:历史铺
残酷的殉葬制度自古就有,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殉葬墓出现在距今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然后,殉道制度开始迅速发展。在奴隶社会,殉道制度在商朝和西周时期最为盛行。考古中,坑里经常发现数百甚至数千人,春秋以后,殉葬制度逐渐弱化,开始殉葬人俑。发展到汉代,开始用法律禁止人殉。此后,殉葬制度只是零星出现,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但明朝使殉葬制度死灰复燃,明朝殉葬制度,朱元璋并以“祖制”的形式效法后世。

在明清建国初期,这两代都不同程度地恢复了殉葬制度。明朝的殉葬制度规模比清朝更甚,但殉葬制度无论规模大小,都是封建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摧残。明代的殉葬制度是一种明显的历史倒退,也是明代至高无上的君权的体现。但清朝的殉葬制度是奴隶制的残余表现,是满清的传统习俗。随着满族入关,这种野蛮的俗风被带到了中原。
明朝殉葬制度,自朱元璋重启殉葬制度的陋习以来,明代的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代宗相继实行了人殉。直到在明英宗时期被废除,这个可怕的制度又被恢复了66年。
明太祖人殉的人数最多,有38个妃子。作为为明朝皇帝的人殉者,集中在皇宫里,也就是皇帝的嫔妃和侍从。朝廷通常对人殉者进行奖励和补偿,追谥号,人殉者被称为“朝天女”。朝廷给其亲属官衔,并给予高官,特殊照顾。

明初恢复人殉的原因: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总结了元朝迅速灭亡的教训,认为要防止外戚的乱政。为此,他建立了一整套“严内教”制度。其中的一个重要做法是将嫔妃人殉,目的是防止后宫干政。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得封建思想、三纲五常、守贞殉节思想空前发展。明清时期是整个对妇女禁闭最严的时期。贞洁成了约束女性的工具,为夫殉葬成了女性最崇高的目标。
2.蒙古风俗的影响。明初社会各方面都有前朝的痕迹,尤其在文化习俗上。一些蒙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元朝的文化本身就有人殉的制度,这些都影响了明初的文化。

明朝殉葬制度一直持续到天顺时期。从瓦拉回来的明英宗朱祁镇觉得太残忍了,所以废除了它。至此,殉葬制度消失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