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30访问:27来源:历史铺
鸣条之战,夏统治了400多年,到夏桀统治时期,已经危机四伏。他宠信王后妺喜荣,重用佞臣,杀死忠心耿耿的臣子关龙逄,残酷压迫百姓,及所属方国、部落,民怨沸腾。《竹书纪年》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夏桀的暴虐统治使四方人民不堪忍受,南方部落昆吾氏率先起义。商汤决定不再拖延,首先平息了昆吾氏的混乱,然后正式举起了讨伐夏桀的大旗。结果,一呼百应。诸侯纷纷投靠了商汤,甚至包括夏朝大臣伊尹也投于其下,誓死效忠。
商汤采取了先弱后强,逐步蚕食、最后取代的策略。因此,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一个位于商首都附近的属国——葛,是在夏最亲近的属国之一,他的统治者和夏桀一样过着放荡的生活。葛统治者不祭祀他们的祖先,而商汤故意让孩子送去祭祀的牲畜。果然,葛大怒,杀死了孩子们,这给了商汤一个发动战争的绝佳借口。商汤借此机会消灭了葛,取得了初步胜利。随后,商汤又灭掉了夏朝周边的三个属国,将夏桀的羽翼一一剪除。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出征前,他举行了盛大的宣誓仪式,对全体将士说:“不是我胆大妄为,是出兵作乱,是夏桀作恶多端,罪有应得。我是奉天意来攻打夏桀的,你们只要助我臂之力,他日一定大加搞赏。”随后,商汤率领战车70乘,率6000人,与各路诸侯军队,一起绕道至夏西部,突袭夏都。
夏桀仓促应战,与商汤大军在鸣条展开决战。
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一场雷雨。商军不避雷雨,勇敢战斗,夏军输了。眼看一发不可收拾,夏桀率领五百残兵东逃,逃到了三朡(今定陶北,山东)。三朡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看到夏桀战败逃跑,立即部兵保护夏桀,并威胁要与商汤死战,商汤和伊尹看到夏桀已经叛逃到三朡,立即向东进军。商军和三朡在成耳(今汶上北,山东)作战。结果,商军打败了三朡,夺取了三朡的宝玉和财物。眼看夏桀三朡又被商汤所灭,他带着五百残兵南逃。
商汤、伊尹领兵,夏桀逃往南巢(今巢湖市, 安徽省)。夏桀对人说:‘我很后悔没有在夏台杀了汤,才落得这样的下场。’夏桀很快就病死了。
至此,夏灭亡,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