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阁,看更多野史奇闻。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左思创作三都赋的时间

时间:2024-06-30访问:14来源:历史铺

  洛阳纸贵的意思和典故,左思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家中祖祖辈辈都在研究儒学。左思小时候并不出众,学习书法、琴艺,都未能有所成。而且,他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甚连左思的父亲也不喜欢他。

  左思长大后,他的文学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左思《三都赋》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通过对其中三都的说明和比较,尤为突出魏都不凡,对曹操在东汉末年统一中中原的功绩多有褒奖。至于《三都赋》是左思什么时候写的,《晋书》的记载又和《左思别传》的记载不一致。

洛阳纸贵

  《晋书?左思传》说左思在老家写完《齐都赋》后想写《三都赋》。在他酝酿创作的那一年,他的妹妹左芬被选入宫中。左思借此机会搬到了洛阳,而左思从未去过蜀国都城,所以请著作郎张载采访都城及其周围的岷山和邛崃山脉的风光和习俗。后开始收集资料,精心构思、准备、创作了十年。这期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偶得一句,即便疏之”。

洛阳纸贵

  左思把自己的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去揣摩班章的作品,自觉《三都赋》至少可以和他们分庭抗礼。但是,他在当时文坛的影响力很小。虽然花了一年时间写了《齐都赋》(可惜如今失传),但是并没有激起多大波澜。

  后左思把它交给了当时的作家张华,供他评论。张华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并把它拿给当时的学士皇甫谧看。皇甫谧读后非常欣赏,并亲笔为文章作序。名人效应下《三都赋》很快就传遍了洛阳,每个人看了之后都赞不绝口。人们争相传阅抄写,有一段时间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飞速飙升。

洛阳纸贵

  《晋书?左思传》说,当初,著名作家陆机到了洛阳后就想写《三都赋》,当他听说左思在写《三都赋》时,拍手大笑。他和他的兄弟陆云说,“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伧父指村夫,粗俗之人。可见陆机对此嗤之以鼻。但当左思真的写出《三都赋》的时候,陆机倒很佩服,认为自己写不出来如此作品,于是停止了《三都赋》的创作。据历史记载,陆机和陆云兄弟在公元289年进入洛阳,在太康生活了十年。按照这种说法,《晋书?左思传》应该是写于公元291年或者更晚。后来学者也认为《三都赋》构思于左思居临淄故乡时,却晚成于陆机入洛的公元289年后。然而,皇甫谧死于公元282年。已经去世七年的皇甫谧,如何在亲笔为文章作序?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矛盾。